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见证改革之变!一位嘉兴老环保亲历的环境执法之变

2018-12-17 15:29:41 来源: 南湖晚报微信公众号

  12月14日一早,今年54岁的吴顺华来到桐乡参加环保“飞行监测”,检查企业,忙了一整天。

  作为嘉兴市环保局应急信访调查中心负责人,他1990年进入环保系统工作,从1997年由市环保局的财务部门转到环境执法一线岗位以来的21年,亲身实践了嘉兴环境执法的“零容忍”。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的环保领域创新不断——在全国首推排污权交易制度;公安驻环保工作联络室在环保局揭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全国实践样本……在嘉兴环保人和广大市民不懈的努力下,嘉兴的天更蓝,水更清。

  印记

  嘉兴的环保实践成为全国推广的样本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企业排放的污染超过了环境容量,曾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40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环保更趋“铁腕”。作为江南水乡的嘉兴,很多环保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推广的样本。

  2007年4月,为加强污染企业的监督管理,我市建立了环保“黑名单”制度,“戴帽”企业不仅要被罚款,还会在银行信贷、资质评级等方面受限。目前,环保“黑名单”制度也在全国各地推广。

  2007年11月10日,我国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揭牌。该平台的成立,意味着国内的排污权交易开始实现规模化、制度化。

  近10年来,我市环境执法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一方面,通过部门联动,形成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合力,另一方面,对私设暗管、偷排漏排、在线弄虚作假等涉“两高”司法解释环境污染犯罪的行为,集中力量精准打击,并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和限产停产力度。

  市民环保检查团和环保执法人员在企业采集气样。

  故事

  罚款金额大了,企业违法成本越来越高

  从1997年至今,吴顺华用脚步“丈量”嘉兴大地,检查过无数企业,立案过无数环境案件。

  不过,在最初10年的一线环境执法经历中,他曾有过许多无奈。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2000年的一天,在南湖区步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一整条河被染成了暗红色。为了找到污染源,他和同事们走遍了整个区域,锁定了步云和大桥的两家染料厂,立刻立案查处。

  然而,根据当时的有关环境法规,这么严重的污染,对企业的处罚,仅仅是10万元以下罚金,并没有真正触到企业的痛处。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所以不少企业宁可冒着被处罚的风险,也不愿意花大成本做好环保。”面对这样的现实,吴顺华十分无奈。

  随着国家各种环境法律法规的健全,这种现状得到了改变。

  时隔11年,晓星氨纶(嘉兴)有限公司因环保问题被处以10万元罚款,并追缴污水排污费172万元。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在聚合车间三楼屋顶私设三根暗管分别与三根雨水管直接相接,把聚合车间及清洗间的废水排放至雨水井,然后向外直接排放,在雨水井采集的样品监测结果显示废水中COD严重超标。

  嘉兴市环保局经过相关测算认为,172万元的违法成本超出了企业偷排污水量的正常治污成本。对企业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在如今的执法中,一旦发现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立刻对企业贴封条,还可以联合公安一起执法,执法力度越来越大了!”吴顺华感叹。

  嘉兴首届排污权交易论坛当天,有15家企业进场交易。

  执法力度大了,环保和公安联动   

  2016年11月23日,“两高”对外公布了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全文,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对“严重环境污染”行为入刑。

  实际上,早在2012年6月,公安驻环保工作联络室已经在嘉兴市环保局挂牌成立,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环境执法的震慑力度大大增强。

  今年1月,海宁市的德尔化工私设暗管偷排污水被抓现行,这家企业的行为构成环境污染犯罪,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环保负责人被刑事拘留。

  突击检查那天傍晚,吴顺华和支队里的老李一起组队出发,同行的还有环境监测工程师、公安人员以及两名公众代表。来到德尔化工,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控制住在线监控室的工作人员,防止其通风报信,一路直奔企业排放口和偷排水泵,采集水样,锁定证据。经过通宵排查,第二天一早,执法人员在厂区的围墙内,挖出一根长约80米的暗管,铁证如山。

  这起案件,是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后,嘉兴市查处的首起严重偷排高浓度污水违法案件,彰显了环保部门严格执法的决心。

  “如今的环境执法,畅快淋漓,大快人心,除了环保与公安联合执法使执法效率提高、威慑力增强之外,这也得益于环境监测硬件的完善。”吴顺华说,一方面,环保部门在全市重点企业中安装废水、废气和辐射源自动监控系统,24小时监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被誉为环保部门的“电子警察”,成为执法的有力依靠;另一方面,执法过程中使用的“执法装备”也不断升级。

  “现在我们出去执法,会带上一套便携式移动执法箱,里面有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移动电源、录音笔等,监测站的工程师也会带上便携式监测设备随行。”吴顺华犹记,“在十几年前,我们到企业采集样品,还苦于找不到电源,只能让企业员工去找接线板,这些过程都让企业躲避执法做‘小动作’有了可乘之机。”

  市民环保检查团与环保执法人员一起查看企业污水处理设施。

  处罚机制多了,企业最怕被“戴帽”             

  吴顺华印象中,近10年来,在嘉兴的环境执法过程中,总有一群热心环保且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市民代表跟随。

  2010年,我市热心环保的普通市民组织成立嘉兴市环保联合会,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壮大,环保志愿者们开展了“点单式”执法、建设项目市民“陪审团”、市民“环境法官”参与行政审批案件处罚等一系列公众参与环保的实践。

  2012年10月,中欧环境治理公众参与项目正式启动,公众参与环保“嘉兴模式”被列为项目研究对象,该模式的实践经验在浙江省范围内推广。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公众参与环保首次被写入《环保法》,而嘉兴的公众参与环保实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

  嘉兴的环保“黑名单”制度不仅是规范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有益探索,也是公众参与环保的成功实践,去年起已经在全省推广。自2007年以来,我市共有458家企业被“戴帽”,已经完成整改“摘帽”395家,还有63家正在整改。

  在执法过程中,吴顺华曾听到不少企业主说“罚款不要紧,就怕被‘戴帽’”,这说明,我市环保“黑名单”制度已经成为企业排污的“紧箍咒”,规范了企业的环保行为。

  点评

  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嘉兴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朱海伦:守护好嘉兴的碧水蓝天,是嘉兴环保人无法回避的历史担当。为了这份担当,嘉兴环保人秉承“红船精神”,敢担当严执法,勇创新治污染。在像吴顺华那样几代嘉兴环保人和广大市民不懈的努力下,嘉兴的天更蓝,水更清。

  嘉兴的环保“黑名单”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促进环境保护,实现了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公安力量入驻环保,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使嘉兴环境执法震慑力度空前增强。开创性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嘉兴模式”更使嘉兴进入到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时代,使环保成为嘉兴文明城市新风尚。通过40年的不懈努力,嘉兴已经成为全国环境治理新标尖。

  在嘉兴建设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新时代,嘉兴环保人应一如既往,敢为人先,把握规律,创新机制,以高度的行政智慧,忠实有效地履行好职责,守护好嘉禾大地——我们的美丽家园。

  文中图片由市环保局提供

编辑: 顾雨婷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