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桐乡以“三桐一特”开创垃圾分类新模式

2020-01-24 19:07:47 来源: 嘉兴日报

  每天上午7:30至9:30的垃圾投放高峰期,桐乡梧桐街道河滨小区居民沈炜群准时“上线”,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在桐乡,像沈炜群这样的“桐管员”共有444名,他们分布在378个居民小区,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记者从桐乡市分类办获悉,为贯彻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今年以来,桐乡市从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入手,以“桐管家”“桐拾袋”“桐先锋”为核心,打造分类特色单元,形成了符合实际、成效显著的“三桐一特”新模式。

  身边“桐管家”,分类好管家

  “按下这个按钮,箱门会自动打开,这些塑料瓶扔进去就可以回收了。”在河滨小区内的垃圾分类体验中心,沈炜群向记者介绍起智能可回收四分类垃圾箱。居民扫描“桐乡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卡”后,就可把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箱中,同时设备的称重仪器会实时反馈重量数据用以兑换积分。

  作为小区的“桐管员”,她每天不仅要抽查小区分类袋中的投放情况,判断居民的分类准确率,并做好记录,还要分上下午两个时间段进行督导,引导居民贴标签至垃圾袋后,再投入分类垃圾桶中。

  什么是“桐管员”呢?据了解,为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精准管理机制,桐乡市实施了“五级桶长制”,即社区书记担任“大桐管家”(一级桶长)、物业经理担任“小桐管家”(二级桶长)、专职劝导员担任“桐管员”(三级桶长)、楼道长(四级桶长)、投放点管理员(五级桶长)。

  其中,“桐管员”会采取串门、唠嗑式宣传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户“送标签”,开展“一对一”上门引导、“面对面”桶边督导、“点对点”精准指导,鼓励居民主动实施垃圾分类。

  沈炜群说道:“原先居民们还会担心小区里设置垃圾分类中心会影响环境,但是经过政府、社区的宣传,以及大家亲身体验后,都很支持垃圾分类了,也不会再随便乱扔垃圾。”

  在体验中心,记者还看到一台厨余垃圾处置机正在工作,它通过回收及二次分拣,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掉95%的厨余垃圾,使剩余的5%被浓缩为有机肥料,进行资源化循环再利用。

  除此以外,体验中心旁边还设置了每户居民垃圾分类的“红黑榜”,每个月公示一次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并采取实物奖励、积分增减等方式激励居民精准分类。针对分类错误的居民,“桐管员”也会在二至三个工作日内上门完成二次劝导,真正实现家家分类、桶桶精准。

  线上“桐拾袋”,“以物换物”更便捷

  “这间仓库是专门存放纸箱,这间是存放有毒有害垃圾仓库,这间仓库存放旧衣服、饮料罐、书本类……”在桐乡市垃圾分类中心,记者看到整个分类中心将可回收的物品分门别类,看起来井然有序。

  据桐乡市环卫中心副主任沈新锋介绍,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现在桐乡市民的分类意识不断提升,分类中心经过改造后,分类工作也更加顺畅了。中心配备了两条分拣线,其中一条自动化分拣线,每个小时可以打包8吨纸板。

  为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向智能化、高效化、持续化发展,桐乡改变过去流动车定时定点收垃圾的体系,以“互联网+”为助力,与支付宝对接,推出名为“桐拾袋”的生活垃圾智能回收平台,通过收集预约、上门拾取,实现可回收物的“以物换物”,满足不同群众的投放需求。

  为了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桐拾袋”更是采用回收价格高于市场价5%、兑换物品价格低于超市零售价的“一高一低”回收模式。上门拾取的可回收物经过二次分拣以后,将按品类分别称重,并按实时价格兑换积分,打入市民的“环保金账户”中,并且可以通过现场兑换、超市刷卡、线上下单的形式,用积分兑换一些生活用品。

  目前,“桐拾袋”的运用范围已覆盖桐乡市区213个居民小区、149个机关单位和50所学校,初步实现了生活垃圾智能化与便民利民双重效益叠加。沈新锋告诉记者,市民们的参与度很高,一天最高可产生6000多积分。同时,他们也在争取推广“桐拾袋”、开发“桐拾袋”网上商城,以及探讨错时回收的服务,力求完善“桐拾袋”以物换物的模式,更好地满足居民不同投放时间的需求。

  另外,桐乡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主题教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桐先锋”主题实践系列活动。党员带头学理论、作表率、破难题、送服务、抓宣讲,示范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推动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来,已有11个镇(街道),24个机关国有企业,近5500名党员参加了“桐先锋”系列主题活动。

  接下来,桐乡将结合“三桐一特”,继续开展特色小区扩面,探索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动桐乡生活垃圾分类走得更实更好。

编辑: 沈烨婷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