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走起!嘉兴首个“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示范点来了

2020-05-25 06:16:06 来源: 南湖晚报

  “滴!”站在人脸识别机器前,徐女士的信息经过比对后,顺利进入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天星社区的“百姓健身房”,开始了周末的运动闲暇时光。而她也成了社区“百姓健身房”的首批体验者。

  经过前期建设和试运营,5月23日,天星社区“百姓健身房”正式启用,并举行了社区居民运动会,让居民们不出社区就能开展运动健身,也让“15分钟健身圈”建设真正走进居民生活。这也意味着嘉兴市“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示范点初步建成。

  “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示范点初步建成

  5月23日的油车港镇天星社区“百姓健身房”里,前来参观的居民络绎不绝。

  根据市体育局新开发的小程序“社区运动家”注册提示步骤后,居民们进行了注册体验。而注册完成后,就能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快速进入“百姓健身房”。

  5月23日上午9点左右,很多居民已经进入状态,感受着各种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乒乓球桌区域,已经有爱好者开始切磋;儿童游乐区域里,小选手们的五子棋比赛激战正酣;飞镖场地上,激烈的比拼也已经上演……

  记者看到,在建设一新的“百姓健身房”里,划分出了相应的运动健身区域,让居民在运动时能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秀洲区麟湖小学篮球场上,经过对运动员们的人脸识别、测温、健康码检查后,这场社区运动会的另一个项目三人制篮球赛也同时在进行中,让居民们在周末感受到久违的运动快乐。

  据介绍,“社区运动家”小程序不仅能完成快速进出,还承担了此次社区运动会的公告(通知)、发动宣传以及居民的报名参赛等工作,以数字化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增强市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秀洲区教体局体育科科长李刚告诉记者,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秀洲区内的第一场体育赛事,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转变体育活动和赛事组织形式,把体育活动与赛事下沉到基层,到社区,满足群众对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

  油车港镇天星社区是今年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全民健身普及推广”的建设单位之一,按照早部署、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的总体思路,在市体育局、秀洲区教体局的不断推进中,该示范点建设工作持续落实,为推动全市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民健身普及推广”工作提供示范和经验。

  更智能健康的运动生活来了

  作为2020年度嘉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全民健身普及推广项目明确要组建“运动家”社区50个,新建基层专项体育场地30个,改造提升小康体育村30个。

  围绕“动感禾城,健康嘉兴”建设总要求,嘉兴市进一步完善提升社区体育设施,构建15分钟健身圈,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推动“互联网+体育服务”发展。

  记者了解到,“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是以社区(村)【以下统称为社区】为建设单位,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全民健身服务新模式,依托嘉兴市体育局“运动家”智慧体育平台,为居民提供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体育社群、体育活动、体育培训指导、体质测试等多元化运动健身服务功能,实现供给对象全覆盖、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精准化、过程成果数字化、管理方式社群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多层次、多样化和就近运动的需求。

  同时,通过智能物联技术、数据上云,实现全民健身大数据“一次录入、实时共享”和“一个数据用到底”,将大数据与行政服务相结合,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体育管理部门向民生服务延伸。

  在天星社区的“百姓健身房”里,就有这样的大数据服务。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天的社区运动人数和实时在线运动人数,并有着运动人群时间活跃图和社区运动年龄比例统计等一系列数据集成。

  而在屏幕的一角,还有社群运动时长排名和社区群众运动时长排名,带动形成更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嘉兴市体育局调研员黄伟明告诉记者,这样的体育运动民生大数据,为体育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运用数字化管理,可以让原本利用率不高的社区体育运动场所提高使用率,更好地挖掘体育设备资源。同时,在体育赛事下沉到基层的基础上,通过社区体育活动,也进一步深化了“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提升“三服务”即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丰富居民生活,打造熟人社区,构建新时代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通过这样的智慧化平台,可以建立居民自身的运动档案,寻求科学健身指导,并可以通过运动社交,带动全民运动热情,养成运动健康生活习惯。

  据悉,接下来,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嘉兴市将更深入地推进全市“全民健身普及推广”工作的开展,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编辑: 顾雨婷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