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跨界玩泥巴20多年 嘉善这位手工匠人这样诠释匠心

2020-10-22 14:04:1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顾雨婷 共享联盟嘉善站 马叶芬 通讯员 宋依依 王洁 陈佳伟

  阳光,花海,伴着飒飒秋风,10月20日上午,我们来到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五彩稻田间,一幢建在村里的乡村文化艺术中心让人眼前一亮。白墙黛瓦,竹木为门,800多平的建筑设计得简约大气,乍一看还以为是一间美术馆,丁海龙乡贤泥塑传承室便坐落在这里。

  “哟,来了!”行至大门口,丁海龙已迎了上来。牛仔裤、白体恤、灰外套、细黑框眼镜,戴着一顶蓝白条纹的鸭舌贝雷帽,56岁的丁海龙仍是满身的文艺气息。嘉善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嘉兴市工艺美术大师、嘉兴市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嘉善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抛开这一个个头衔,再看丁海龙,他还是那个酷爱摆弄木头泥巴,潜心钻研雕塑艺术、大漆艺术的朴实匠人。

  木工转行玩泥巴 一玩就是20多年

  谈起自己的“泥巴情节”,丁海龙忆起童年时的一桩趣事。农村长起来的孩子,总对泥巴分外亲近,一次,他在家附近泥地里活泥捏了两条小蛇,没想到捏得太好太像了,领居竟然当了真,愣是不敢靠近。

  童年的趣事,一直深藏在回忆里。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丁海龙来到村办的农具厂工作,学起了木工,也渐渐接触到了多种技艺,打铁、修船、大漆,一样样都是那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艺。“箍桶,修船,打农具,都是在那时候学起来的。”丁海龙说,这些技艺的学习,让喜欢手工制作的他再次点燃了对泥塑的热情。

  此后,他背井离乡,远赴深圳、广东,寻找专业的雕塑企业,学习城市景观雕塑,边打工边学习,在深圳他一待就是七年。从热爱到专业,背后的艰辛无人知晓。直到后期,丁海龙已渐渐能接手几百万的工程设计制作,此时,他又做了一个决定,回到家乡发展。

  在传承室的展厅里,或大或小的雕塑作品,不禁让人驻足深思。有人物嘉善先贤陆贽、陈龙正、魏大中,有嘉善乡贤顾锡东、孙道临,也有创意雕塑源自嘉善籍明代散文家魏学洢的文学作品的《核舟记》,还有将嘉善众多特色传统文化巧妙融入的体育主题雕塑《上善若水》……无论是人物形态,还是传统文化与创意的叠加,无处不体现出手艺人的智慧。

  “创作人物雕塑时,形似不难,难的是捕捉体现人物的神韵。”一聊起泥塑,丁海龙总有说不尽的话。没创作一个人物,他总要详细了解人物生平故事,仔细揣摩人物的心情想法,再用雕塑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现场,一尊钟南山院士的泥塑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人物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意志和决心,这正是丁海龙以抗疫为主题制作的系列泥塑之一。“你看他的眼神,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感觉。”正是这种眼神深深触动了他,才有了这件生动的泥塑作品。


  农村走出的雕塑大师 这样话传承

  丁海龙总戏称自己的雕塑作品,有股“乡土味”,但正是这抹“土味”,却让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老师也为之点赞。2004年前后,丁海龙回到了故乡嘉善大云,打算开拓雕塑事业,没想到却碰了壁。

  “毕竟没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总有些遗憾。”饶是在雕塑行业里已摸爬滚打了近10年,丁还是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进入了中国美院进修三年。教室里,看到丁海龙的作品,不少美院学生还以为他是老师,而他扎实的基本功也获得了美院老师的认可,甚至引荐他给比利时、荷兰来的美术交流生上课。

  正是没接受的正统的教育,丁海龙更擅长跳出条条框框,用雕塑去表达感情。他的作品中,多是身着粗布衣衫,头戴汗巾,仰头唱着嘉善田歌的农民形象,那种源自农村的生命力,正是雕塑艺术的点睛之笔。得到了肯定后,丁海龙更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以家乡文化,以基层故事为蓝本,创作一系列传承本土文化,激发大众情感的朴实作品。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技艺,丁海龙还去过上海迪士尼乐园打工,为的就是研究迪士尼乐园的雕塑布置、景观设计。这几年,家乡经历着一系列嬗变,如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整治等都给了丁海龙很大的创作舞台。

  如今,有了传承工作室,丁海龙的舞台更大了。“挖掘传统文化,把泥塑、漆器等本土技艺传承下去,我义不容辞。”丁海龙说。作为大云乡贤,他不断尝试将传统民间泥塑艺术引进当地学校课堂。他不仅定期为村民们开课授业,还成了大云镇中心学校和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的外聘老师,为孩子们送去每周两节泥塑课。

  未来,丁海龙还打算在传承室里建起泥塑互动体验区,并计划在展厅后,建设嘉善地方名人馆、红色文化长廊,为大云乡村旅游,增添一个新景点,也为本土文化产业发展,增加一抹新动能。


编辑: 王雨红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