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稻花香里助丰收!桐乡电力为农户电力设备开展安全“义诊”

2020-10-28 06:04:06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赵芳芳 王海燕 陈永辉

  “这眼看着马上就要收割了,你们的用电检查来得及时。”进入10月下旬,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濮院供电所红船党员服务队按照往年的“保电经验”,来到了种粮大户周阿龙的红洋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的粮食烘干机、碾米机等用电设备开展安全“义诊”。

  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是合作社的用电高峰期,基本月用电量要2500多度。红船党员服务队告诉笔者,“这些年早已形成了丰收前来检查一下用电设备的习惯。”检查好合作社内的用电设备后,他们又走进了田间地头,熟练地找到了“分布”在稻田中的各个电箱,为丰收之战充足电力。“除了烘干机,碾米机也是用电‘大户’,你们多来检查检查,我们也更加放心。”

  对于今年已经60多岁的周阿龙来说,“种田”这件事他干了一辈子。作为一名从田里成长起来的党员,周阿龙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一直有一个观点,不能放弃种粮,手里要有粮,心里才不慌。上世纪90年代初,周阿龙带头承包了村里84亩无人耕种的荒田。一年又一年,周阿龙开始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从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种田开始,年年增扩,成为全国“优秀种粮大户”。如今,已经有1600多亩田,年均亩产水稻能达到600公斤左右。夏秋能种水稻、冬春能种小麦,一年下来,除了留一点口粮外,每年有70%的粮食都向市中心粮库供应,还有一部分供给周边村镇,每年能有200多万元销售额。

  周阿龙望着即将丰收的千亩稻田,心里乐开了花。电力有保障、政策有支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随着接力棒逐渐交到年轻人手上,周阿龙对现代化的农业管理也有了进一步的规划。

  20多年前,种田还是土办法,插秧、撒农药、除草、收割都需要人工。一到农忙时节,周阿龙就发愁,每次都要费力去各地请工人。“现在都用机器了,再也不用担心人的问题了。”周阿龙盘高兴地算起了他的现代化农业“家当”。自动化收割机、插秧机、全监控稻田等一个个新设备,让种田这个传统行当在红旗漾村有了新的生命力。

  而对稻米最关键的晒干这一环节,近几年也已经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难题。2013年,红洋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周阿龙向濮院供电所申请了50千瓦的用电容量,合作社内的稻米烘干工作开始日夜运转起来。3台一二十米高的烘干机,平均每天能实现45吨稻米的烘干功能。“接下来我还打算对烘干机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让粮食烘干更高效。”今年,接手管理合作社的周阿龙女婿乐建杰有了新的想法。年初,乐建杰还和周围的种粮大户一起,新添了6台大家伙——农业无人机。这些翼展达到1米多的新农机,平均一天能为400亩的稻田撒农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如今,周阿龙的稻田还有了一个新用途,一条即将建成的农业精品线路从田边经过。金黄的稻田旁,逐渐形成了周边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也同样吸引着外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跑步的、采摘的、摄影的,络绎不绝。“靠这片稻田的吸引力,我们村农副产业也带动起来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更丰富了。”红旗漾村现任书记魏丽莉开心地说。 

编辑: 沈烨婷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