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新丰生姜”何以惊艳八方?

2022-08-30 10:35:39 南湖发布、读嘉新闻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春秋时,孔子曰:“食不撤姜”。生姜,也成为很多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辛辣“主角”。

“姜还是老的辣”,这句俗语你一定耳熟能详。在咱们嘉兴南湖区的新丰镇,就生产“够辣”的生姜,不仅产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还有着“丰姜质地尤其好,牙嵌姜丝隔夜香”的美誉。

新丰生姜,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请输入图片描述

新丰人大面积种姜,从明朝就开始了。由于当地独特的黏性土壤、气候等因素,新丰姜打出了一片天地。到了上世纪初,新丰生姜已名闻遐尔,据《新丰镇志略》记载:“姜之销地以北方为大宗,近则以江苏等地,最远如日本、俄国等处亦有运往。”

嘉兴历史名人朱彝尊也爱新丰生姜,专门作词《惜红衣·咏姜》:“一样蟹胥鱼鲙,味胜蜜橙霜韭。”

小小新丰姜,何以吸引八方食客?论口感,嫩姜入口脆爽,汁多味美,让人唇齿生津;论营养,老姜香足辣重,浑身都是宝;论颜值,刚出土的新丰姜块头顶粉红,状若红莲。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今年新丰镇生姜的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达到了9000多亩,生姜种植户约有1800户,产量占全省生姜产量的一半,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

“仙草扎根孔庙东,姜田万亩绿葱葱。名优品种农家宝,并蒂莲花一点红。”一首民歌,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新丰万亩姜田的现场。

请输入图片描述

数百年来,生姜就这样在新丰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满载着当地人一年又一年的汗水与希望。

但姜农们也曾经历茫然。原来,刚种姜时,每年都会发生姜瘟,最严重时曾颗粒无收。这样的困境,一度让新丰生姜产业一蹶不振,直到“生姜+晚稻”轮作模式的诞生。

当地农技服务中心和种植户曾试了许多方法,一直治不了姜瘟病:“一块地上如果发生姜瘟,今后就不能再种姜。曾经放过染病姜种的地窖,也将成为‘死窖’,不能再用来放姜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当地首创成功了一种有效预防姜瘟的种植模式——姜稻轮作。“事实证明,种完生姜,土壤经过翻耕浸水再种晚稻,既能避免病虫害,又能省肥高产。”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于丽华介绍道。

请输入图片描述

2013年,随着南湖区打响生猪养殖减量提质攻坚战,生姜种植成了当地流行。

农场主朱国民,九年前也是一名“猪倌”,他说:“以前养猪是‘靠天吃饭’,而且臭烘烘的,现在各方面种植技术都上去了,又有农业保险,遇到灾害心也不慌。”

近两年,朱国民还在农场“试水”了“三棚四膜+喷滴灌”新模式,在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还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他的农场每年净收益稳定在四五十万元,其中生姜亩均效益可达2至3万元。今年,他农场中的二十亩生姜已经销售一空,比往年提前不少。

请输入图片描述

新丰嫩姜,一斤大约卖30元;一罐酱汁嫩姜,净重200克,便可以卖到25元。

近年来,新丰生姜“身价”实现倍增。秘诀,就在“深加工”。

每到生姜采收时节,新丰镇内的生姜加工企业也会随之忙碌起来,他们对当地嫩姜“应收尽收”,让姜农不愁销。

在新丰生姜开发有限公司里,一边是有序的生产厂房,嫩姜经过32道严苛的工序,便会化身颇受市场喜爱的腌姜产品,每天销量超过250公斤;另一边是热闹的直播间,“90后”主播吴霞在镜头前向网友们推荐各类优质生姜产品。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父母在自家腌了十多年姜,街坊邻居都好这口,但随着需求越来越大,家庭小作坊实在是有心无力。”2014年,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吴霞决定发挥自己所长,回家帮父母销售生姜。

八年来,在吴霞的带领下,公司先攻克生产线空白的难题,提高约20倍的生产效率。后又与浙大合作,成功将“夏日姜”做成“全季姜”,满足了消费者“一年四季能吃到嫩姜”的愿望。

现在,公司的“姜中煌”腌姜产品不仅成功在嘉兴大型商超上架,还搭建起了线上销售平台。“去年我们正式成立了电商公司,现在每天淘宝店的销量稳定在三四千,远销深圳、广州、北京等地。”吴霞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从高空俯瞰新丰镇镇北村,你会看到“美好姜来”几个字格外显眼。这是去年新丰镇发布的“美好‘姜’来幸福路”精品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条线路串联起村民的创业奋斗历程,把新丰镇的美好“姜”来娓娓道来。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年,新丰镇百姓最期待的节日汉塘文化节上,生姜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姜”军宴厨艺邀请赛、生姜集市一条街、生姜直播带货……一场生姜的盛会,精彩纷呈。黑糖生姜膏、生姜蜜饯、新丰姜汁洗头液、红糖姜茶,不断创新的生姜产品,脑洞大开。作为形象大使的卡通版“姜姜”也张开双臂,带领新丰生姜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辣”力全开。

小生姜,大前景。瞧,姜还是新丰的“辣”!

(原标题:《并蒂莲花一点红,何以惊艳八方食客?》。编辑郁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