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金平湖 ⑲ | 超40%的秸秆离田,不烧不抛、变废为宝靠什么?

2023-01-20 19:40:4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推介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其中,平湖市“提高机械化服务水平 推进秸秆离田增值利用”案例榜上有名,为浙江省唯一入选案例。

  平湖是浙江省十大“产粮大县”之一。2022年,平湖市粮食播种面积43.29万亩、总产18.94万吨。夏收和秋冬之际,平湖的田间地头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小麦、水稻等秸秆。

  然而,数据显示,近年来,平湖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15年的90.15%提高到2022年的97.62%,秸秆离田率由20%提高到44.77%,居全省第一。

  不抛不烧,利用率还高,平湖“变废为宝”靠的是什么?

收储有道,秸秆上岸“加速度”

  冬日,在平湖独山港镇周圩村的农田里,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搂草机、打捆机,把散落田间的秸秆归拢、压实。不一会,一个个硕大的麦秸捆就被整齐地摆放在了田间,等待被运走。

  曾几何时,秋收后,就地焚烧或就地还田是秸秆的“归宿”。这不仅环境污染,秸秆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想再利用,上岸是前提。据平湖市农业生态能源站负责人燕燕介绍,平湖拥有78%的土地流转率,水稻、大小麦呈规模化种植。这为推动秸秆收集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为提高机械化收集效率,这两年,平湖培育了平湖亿家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平湖志诚粮油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秸秆机械化捆扎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市。

  如今,每到大小麦、水稻收割季节,数十台秸秆用机器入田,将预先切碎平铺于田面的秸秆用揉草机分道堆拢,再用打包机连片打包压实。这些整齐地堆放在田埂上的稻草包,从远处来看就像一条条稻草龙,很是壮观。

  “目前,平湖的秸秆年均捆扎面积达10万亩。”燕燕说,机械化收集,效率高,在晴好天气,每台打包机收集面积最高每天可达200亩。于此同时,直接打包成圆柱状的秸秆,搬运转移方便,更便于各秸秆利用主体随用随取。

  不仅秸秆收集,近年来,平湖在收储方面也逐步更进。这两天,在独山港镇,一个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的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正式启用。据了解,该中心建成后,可堆放秸秆约2万包折约3000吨。“收储中心的完善,可以为秸秆的再利用提供更好的周转场地。”燕燕说。

多渠道再利用,废物也成“香饽饽”

  一根根干枯的稻草、麦秆能用来做什么?在平湖农户的手中,曾经让人倍感“鸡肋”的秸秆也可以成为致富好帮手。

  秸秆发酵种植蘑菇,是平湖农民对秸秆利用的独特智慧。从上世纪80年代起,平湖的菇农就开始利用秸秆发酵种植双孢蘑菇,蘑菇生产后的废料又作为芦笋种植的肥料。

  经过几年的培育,平湖靠着一根根的秸秆,创造性地打造出“稻-菇-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同时,形成了水稻、蘑菇、芦笋三大主导农业产业。2022年,平湖市双孢蘑菇种植面积达1300万平方尺,芦笋种植面积5000多亩,年消耗秸秆达3万吨,合计销售额达1.8亿元、利润6000万元。

  不仅就地转化成了绿色资源,秸秆还成为了商品,畅销长三角。借助毗邻上海的地理、交通优势和完善的秸秆收集体系,近年来,平湖实现了跨区域秸秆商品化运营和订单制服务,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秸秆产品。

  于是,秸秆碳化后,通过科学配比,被制成了各项专用肥;利用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为粮食烘干供热,实现从粮食生产到烘干的秸秆循环利用等等。据了解,2022年,平湖全市秸秆离田利用约6.98万吨,其中秸秆商品化外销量达2万吨/年。秸秆离田利用实现年节本增收共515.62万元,许多农户为此享受到了“变废为宝”的红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秸秆禁烧以来,平湖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78.6%提高到2022年的88.2%;2022年,平湖市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两项浓度均为嘉兴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