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禾城故事  正文

改革开放看嘉兴丨张祥林:一台缝纫机缝出“服装王国”

2018-11-21 10:46:3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肖未 市委报道组 任迎春 通讯员 曹金凤

  40年,弹指一挥间。

  改革开放,给嘉兴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留下了日久弥新的故事。

  站上新的起点,我们选择了十个人、十件事、十本账、十座地标。

  回望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地标,曾在嘉兴大地上留下怎样坚实的印记。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我们的报道里,这些人既杰出又平凡,这些事既宏伟又细微,这些岁月既绚烂又日常。

  其实,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同行者、见证者、受益者。愿我们的笔尖和镜头,能带给你回望的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近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嘉兴频道推出《波澜壮阔40年 改革开放看嘉兴》栏目,敬请垂注。

  【人物名片】

  张祥林,男,自1978年开办缝纫机学习班至今,一直从事服装行业,现任浙江华城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浙江华城实业投资集团公司旗下的服装企业连续13年荣获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称号。张祥林是平湖市优秀企业家,平湖市人大代表,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平湖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等。 

  扛着缝纫机走村串户

  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一直支撑着张祥林的创业热情:40年前,他作为小学徒,每天起早贪黑,扛着缝纫机满乡跑。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我还在扛着缝纫机走村串户。”对张祥林而言,改革开放四个字犹如珍珠,镶嵌在他创业的每个脚印中。

  每一步都那么清晰。1957年,张祥林出生在平湖市黄山乡金门村一户普通的农家。高中毕业后,他跟着哥哥,当起了缝纫工学徒。每天天未亮,张祥林便扛着40公斤重的缝纫机,步行到别的村子去缝制衣服。

  手艺改变了张祥林的生活。“每到过年前,天天忙到深更半夜,最多一天能赚四块钱。” 在一斤米价1毛5分钱的当时,张祥林成了“高收入”青年。平淡而忙碌的日子,持续了七八年。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飘进了平湖的这个小村。

  “第一次从乡里工作的亲戚口中,听到‘改革开放’四个字,特别振奋。”张祥林说,当时他已不满足永远只当一名“出门工”。

  想到就干。瞄准当时缝纫师傅紧俏的行情,1978年年底,张祥林在村里开办了第一个缝纫培训班,培训费20元,一个月,包会。最红火时,班里有15个学徒。好景不长,火爆的培训班因某些原因,被迫停办。

  张祥林的脚步并没因此而停住。这一次,他向东走,走进平湖全塘镇的一家服装厂。而这里,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毗邻交界。

  “那时,上海已有许多企业在做外贸订单。”张祥林所在的厂就是专门替上海一家服装企业做外贸服装加工。在这里,拿着每月150元“高薪”的张祥林身份变了,由一个埋头苦干的裁缝师傅,变成了对外交流频繁的外勤人员。

  张祥林应付自如。每个月,他先乘拖拉机到上海石化,再坐小火车到上海市区,最后搭电车抵达目的地。“一副乡下人打扮,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张祥林脚蹬一双运动鞋,身穿海军蓝裤子,套着军绿色军装,时常追赶着电车。

  1988年的张祥林(右一)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追赶之间,打开了张祥林的视野,也让他真切触摸到改革开放带来的脉动。

  1982年,重拾创业信心的张祥林回乡办起了服装厂。那时,以社、大队为主体的集体服装厂已开遍平湖大地。“基本每个村都有好几个厂。”张祥林说,当时他所在的村就有3家服装厂,规模都在80人左右。

  商机总是留给有眼光的人。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3年后,张祥林敏锐地发现,平湖这么多服装厂,里料、辅料却都要从外地采购。于是,他果断关停效益一般服装厂,改行做起了服装面辅料贸易。

  时代的变化,也印证了张祥林的判断。此时,平湖服装之城的美誉已逐渐叫响全国,尤其仿羊皮的外套在北方更是畅销。“一句话,有多少销多少。”在张祥林看来,那是平湖服装行业的“黄金时期”。“火车皮运货都嫌慢,大货车一辆接一辆直接送到石家庄。”

  华城老车间

  服装面辅料贸易借势起飞。凭着一辆货车,张祥林从江阴、常熟等苏南地区采购面料、里料;从温州、萧山等浙南地区拉回钮扣、拉链,再批发给平湖本地的服装厂。生意最火爆时,张祥林一年的贸易额近1000万。

  光鲜背后,也暗藏凶机。由于采购商的欠款收不回,张祥林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危机——欠下两个原材料供应商合计300万元的债务。之后,张祥林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才还清了这笔“三角债”。

  危机给了张祥林自省的机会。在他的记忆里,在人潮汹涌的上海各大服装市场上,都能看见外贸服装的身影。更重要的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出口扶持政策,像出口退税、出口货物补贴等等。

  “借船出海,做外贸订单,开拓日本、欧盟市场。” 1994年,张祥林创办了平湖市华城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他便清晰定位:一家以承接外向订单为主的服装厂。

  第一笔订单来了。为上海的一家合资公司加工3000条休闲裤,销往日本。为做好这一单,张祥林几乎睡在车间里。从面料的剪裁,到布片的缝制,甚至接缝处的大小,张祥林都一件一件过眼。“那时候只想着,货要做到比客户的要求更完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祥林娴熟的技艺、严谨的态度,最终获得日本客户的认可。此后,华城集团的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从1997年起,与知名品牌“优衣库”开始长达20多年的牵手。如今,“优衣库”依然是华城集团最大,也最稳定的外贸订单来源。

  华城制衣老厂

  创业始终守住一颗初心

  不满足当下,是张祥林一直前行的力量源泉。2004年,张祥林在华城制衣的基础上,成立了浙江华城实业投资集团,以谋求转型和升级。之后,华城实业围绕“衣、食、住”这三个方面,陆续建立了多家子公司。

  生意做得再大,张祥林对服装行业的热爱从未改变。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几年来,华城集团一直致力于扩宽客源结构,将市场从日本这一单一客源,发展为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市场为主的多元结构。

  凡事预则立。2008年上半年,受国际外部环境、用工成本增加、服装原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平湖100多家服装企业遭遇“寒冬”,华城实业旗下的平湖华城茂麓制衣有限公司依然稳健发展,以年出口总值近6000万美元位居平湖服装行业前列。

  “寒冬”远去,春复来。复苏后的服装行业,平湖第一大特色支柱产业的地位依然如初。可却让张祥林多有担忧。据他了解,平湖有1200多家服装企业,“平湖产”服装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辉煌背后,却是95%以上的服装企业以做贴牌为生。是继续生产加工,还是转型升级创品牌?面对国际国内服装市场的新形势,平湖服装产业主动出击,调整战略,先后出台三个行动方案,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张祥林积极响应。2016年,张祥林从集团旗下的各服装企业中抽调精英,谋划产品升级。次年,缔雅、嘉盈两家主打服装设计、研发的新公司成立。在这两个公司里,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了自己的主人,他们自行设计、研发,自行销售、推广。

  仅一年时光,张祥林丢下的“种子”便发芽壮大。2017年,缔雅交出了销售5000万的成绩单。今年截至目前,销售额已破1亿元。

  眼下,浙江华城实业投资集团公司已从单一的服装业转变为一家涉及衣、食、住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26亿多元。2017年,主营业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5.5亿元,利税9000多万元,并连续13年获得全国服装百强企业荣誉称号。

  【记者感言】

  “我们这一代是艰辛的,也是幸运的。虽然白手起家,却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个好时代。”改革开放之于张祥林,恰如封闭的房间里,突然开了一扇窗。窗外虽有海浪狂风,却也有风光无限。迎着风浪,他们脚步不辍,勇往直前;当时代巨变,他们永葆初心,探路先行。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社会发展的车轮才越走越快,路径才越走越宽。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