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县区速递  正文

无中生有“致富果”!嘉善这个地方“杠上”一只梨

2019-08-04 07:48: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顾雨婷 通讯员 沈一帆 胡凌翔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8月4日讯(记者 顾雨婷 通讯员 沈一帆 胡凌翔)每天清晨七点多,48岁的沈玉竹就在自家65亩的梨园里忙开了。几个小时后,院子里连片的塑料筐里,圆胖的梨子绿中透黄,往空气里散发出阵阵甜香。这样收获的场景,从每年七月上旬开始将一直持续一整个月,蔓延了半个夏季。天热了,梨子就要开卖了,这是嘉善县惠民街道的梨农们,最忙碌而幸福的时候。

  今年,让梨农们开心的事又多了一件。前不久,在浙江嘉善“惠绿”蜜梨入沪的推介会上,嘉善惠民蜜梨专业合作社在长三角内跨地区成为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的“异地会员”。这意味着,惠民的蜜梨销售将与上海“无缝对接”,农果产品保鲜期短、上市期集中,每年难免有农民“卖难”和消费者“买难”的现象,当地合作社加入“异地”协会,再次拓宽了农产品销路,也无疑给果农吃了颗“定心丸”。

  一颗无中生有的“致富果”

  今年尝鲜蜜梨的上海市民或许不知道,这颗“领居家”种的果子,已经在嘉善惠民长过了30个年头。从60年代初零星种植,到八九十年代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嘉善县惠民街道蜜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200多亩,年产量高达6000多吨。让人想不到的是,惠民本无蜜梨种植历史。

  “这还真是个无中生有的产业。”惠民街道农业发展局长张希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至今还能忆起那段历史。60年代时,尚未分田到户,土地上的农作物都是集体种植,他家所在的生产大队里时常分下些“新鲜东西”,有一次就分了好几颗梨树苗下来。村民们就在自家房前屋后试种,因为不懂田间管理,梨树都是自然生长,结出的梨子并不好吃。

  在惠民,蜜梨产业的真正崛起,是在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初期,为应对国家的下达的粮食任务,当地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除了水稻,开始尝试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桃树、葡萄、梨树……村集体办起了农场,专设了果园,作为试验田。无奈,千百年来,水乡农民种惯了水稻,对经济作物种植多是一窍不通。彼时村办企业逐渐红火,不少农民转而投身工厂,田地“抛荒”,也让当地政府着急。

  柳暗花明又一村。情急之下,当时的乡镇府便到省内的专刊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在全省寻找农业种植能手,为本地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没想到,这一举动,竟成功了。20多户来自金华武义和绍兴嵊州等地的果农来到嘉善,不仅带来了山里果农的种植技术,也再次激活了惠民农民种植蜜梨的激情。

  1999年,老家武义的沈玉竹第一次来惠民,还是个小伙子。如今,他的梨园年平均年收入40多万元,不仅在惠民定居买了房,把父母妻儿都接了来,还成了嘉善惠民蜜梨专业合作社的理事。获益更多的是本地果农。“按照平均6000元左右的亩均收入算,刨去成本,每年保持十几万元的收入不成问题。”56岁的戴新华有着20多年种梨经验,是一名资深种植户。如今在惠民,600余户农户参与蜜梨种植,种植大户近50户,小规模种植户更是不计其数。

  一只梨带动一方产业

  近年来,惠民蜜梨每年超过8成销往了上海。现在,越来越多的上海农产品“经纪人”活跃在惠民街道田间地头,梨农的销售也更为便捷。

  你要问惠民蜜梨为啥能成功?有几件事,咱们不得不说。农产品畅不畅销,关键看品质。从1984年,引进新世纪、菊水、黄花梨品种,到1996年,引进优质蜜梨品种翠冠,惠民的蜜梨进化史,堪称丰富多彩,但要形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是必经之路。

  1999年,惠民成立了蜜梨专业合作社,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建立蜜梨标准化示范基地,定时给果农进行讲座培训,提高果农的专业素养等系列服务。一棵梨树上所结果子要控制在100个左右,一亩地规定种植82棵梨树,须采用人工授粉,使用生物有机肥料;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种植操作,栽培过程中采用疏果套装、V字形网架栽培、防虫灯物理除虫……这些标准种植知识,被惠民梨农牢牢记在心里,并严格遵循。

  “相比其他地方的翠冠梨,惠民的蜜梨无论在外形还是在甜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嘉兴市农科院专家如此评价。惠民蜜梨拿品质说话,市场晓誉度逐年提升,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绿色产品、嘉兴市名牌产品等奖项纷至沓来。

  2001年,惠民街道注册成立了“惠绿”这一蜜梨商标。自此,“惠绿”品牌深入人心。截至目前,惠民蜜梨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近百户,涉及蜜梨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合作社主要对社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技术服务。2002年7月,惠民街道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蜜梨之乡”。2005年,惠民种植的翠冠蜜梨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至今,先后多次获得浙江精品水果展销会奖、浙江省梨评比金奖等。

  每年的7月下旬,惠民蜜梨合作社还会举办梨王争霸赛,通过蜜梨大小,重量,甜度等来进行评比,每年都会产生一名“梨王”。在今年的“梨王”擂台赛暨精品蜜梨评比活动中,20名当地蜜梨种植能手一较高下。评委们通过对单果色泽、外形、口感等标准的评定,评出了今年的“梨王”,单个净重995克。

  “政府搭台,合作社唱戏,但这个产业想真正做出特色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希根说。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