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医护不愁了,在家一样能享受专业医养服务。”近日,海宁市长安镇老庄村居民钱生荣通过“e护康”用户APP,为老伴孙掌月发布了居家护理和康复的需求,不出半小时,海宁市中心医院医共体的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的居家服务团队就上门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目前推行的长护险制度,很大程度已解决了生活护理需求,但仍然存在两大难题,高频需求的居家医疗服务无法满足以及居家服务过程缺乏有效监管。”海宁市卫健局老龄健康科相关负责人说,今年4月,海宁市卫健局以“互联网+护理服务”、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为重大改革需求导向,协同市医保、民政等部门,以“长护险一件事”为切入点,在海宁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区域实施“数智助老,健康惠老”居家医养结合全流程服务试点工作。
请输入图片描述
“孙掌月,87岁,红色等级分类老人。”在海宁市中心医院的县域医共体居家医护服务数字驾驶舱内,孙掌月的信息被实时显示出来。“接收到需求工单后,我们就能调出老人的信息数据。”驾驶舱工作人员李晓妮说,驾驶舱目前已经整合了卫健局、医保局以及医疗机构内的长护险失能老人、公共卫生部门重度两慢病老人、以及出院老人健康数据,结合需求工单,形成“红橙黄蓝”的居家老人四色需求数据画像,“比如红色老人,就是已享受长护险服务并伴有2项以上居家医疗、护理、康复需求的重点服务群体。”
请输入图片描述
护士通过物联网巡诊箱为孙掌月进行血糖监测、完善健康档案,康复治疗师负责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享受着专业的医护服务,孙掌月一脸舒心。因为脑梗导致偏瘫,孙掌月一直处于失能状态,前段时间从医院回到家中。“她更喜欢住在家里,但她行动不便,我又不懂专业知识,身体不舒服了我也犯难。”钱生荣说,老伴更喜欢居家医护,但居家长护险提供的是生活护理,医疗服务缺乏。“现在好了,点点手机,护士、康复师就上门服务了,我的担子也轻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与此同时,驾驶舱监管大屏和钱生荣的手机上,也同步接收到了服务过程的热成像画面。“我们研发了一套热成像+声纹医护工作记录仪,既能保护老人隐私,也能实现主管部门、家属对医护人员、长护险护理员服务行为的动态监管。”李晓妮说。服务完成后,家属及驾驶舱坐席人员可以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卫健、医保部门还可对纳入平台的服务机构及人员结合服务存档记录进行考核,实现服务场景安全可追溯。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截至目前,已有20名长护险居家失能老人率先体验了居家医护服务。“我们正在协同医保部门,计划为有高频居家医护需求的失能老人建立家庭病床,进一步减轻其家庭负担。”海宁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