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把历史“写”在衣服上!海宁90后设计师爱“泡”博物馆

2018-12-10 06:08:00 来源: 海宁日报微信公众号


640.jpg

  琴声阵阵,伴着幽幽一缕香,踩下楼梯木板,发出嘎吱嘎吱声……来到“珑隐文化”工作室,一张大木桌上放着服装样板,一名身着汉服上衣的男子正拿着铅笔、长尺在绘制图案,在他身后,一排款式各异的汉服静静地摆放着。

  他叫大风(化名),今年28岁,是这间工作室的汉服设计师,喜欢汉服已有8年时间。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大风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失误而全盘否定整件衣服。在他眼中,制作一件汉服就是在了解一段历史。所以他总说:“每件衣服的背后,都是有一段故事的。”

学习服装历史结缘汉服

  大风与汉服结缘,源自大学时主修服装设计,有一门课叫“服装历史”。

  一眼便入迷,说的就是大风了。自从在专业课上了解到汉服,大风便逐步“沉沦”,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但在2010年大风读大学时,市场上做汉服的商家少之又少,虽然喜欢,却不知道去哪找到真正的汉服。

  “自己瞎琢磨,仿汉服外形做了一件衣服。”大风说,当时自己做完衣服,室友非常喜欢,在大四毕业设计中还选择汉服作为设计主题。当记者问到那件衣服还保留着吗?大风顿了几秒,似乎回忆不起来放在哪了。因为对大风而言,最初做的这件衣服仅仅是仿了汉服外形,并没有内在灵魂。

  虽然自己动手做了汉服,但在毕业后,大风还是选择了主流的西式礼服设计。不过,在从事西式礼服设计的两三年里,大风还是没有放弃对汉服的热爱与钻研。

  通过汉服,大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群人常常在工作之余开茶话会。“在交流中,你会从不同人的口中了解更多的汉服信息,比方说不同时期的面料、设计款式,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兜兜转转后,在服装设计上,大风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汉服。

  去年,大风与朋友们共同成立了工作室,而他也成了这间工作室的汉服设计师。“直到如今,我还是很感谢西式礼服设计时的工作经验。”大风说,西式礼服是立体剪裁,汉服是平面剪裁,两者都是服装设计,前者经验可供后者借鉴、使用。

花3个月制作首件成衣

  “汉服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进程。要真正了解汉服,就必须要了解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大风说,在了解不同时代的背景后,能让设计师从中获知汉服不断演变的缘由,为服装设计“加码”。

  在大风手上,他制作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汉服至今还在穿着,“因为舒适。”

  “3年前做了一件红黑色交领襦裙,这个款式是汉服最早的形制。”那会儿,大风为了做好这第一件汉服,还专门跑到了图书馆、博物馆查资料,从前期思考到下笔设计,再到制作出成衣,整整持续进行了3个多月。正是因为做足了准备,所以大风做这件衣服时选择了棉麻料,主要考虑到追求方便和舒适的穿着所需。

  对大风这个“完美主义者”来说,制作汉服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绞尽脑汁做出的款式与最初想法有出入。

  其实,这个出入在外行人眼中根本瞧不出,因为都“纠结”在细节上。“你看这件衣服,刚开始做的时候,腰线差了一两厘米,虽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但我会觉得这是一件失败品。”一个小细节否定整件衣服,对大风来说是常事。

  前段时间,大风开始了明制汉服的研究。“在网上看到了明代时期的画像,图中的衣服吸引了我。”大风说,明代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汉服受到外来民族的影响,形成了特有形制,“查了很多资料,还叫上了朋友一起尝试,但做出的版型仍有些不满意,现在还在努力探索中。”

注入时尚改良汉服

  “传统的汉服可能更适用于演出等场合,大多数人不会把它穿在日常生活中。”去年起,大风在设计传统汉服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设计改良款汉服。

  谈起改良款汉服,大风从身后衣架上拿出了一件今年夏季制作的服装。鲜艳的红色吊带长裙,外配淡黄色的宋制褙子,整套衣服既时尚又保留汉服传统,抓人眼球。

  改良款的汉服往往需要设计师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在工作室里,还有一件蓝白相间的汉服上衣,内搭深蓝吊带。“这是来自云南的草木染布料,穿在身上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大风说,因为这样的神奇变化,很多人都特意来定制这件衣服。

  在设计改良款汉服中,大风还会特别注重舒适度,如传统汉服袖子大,对现代人来说就不方便,大风会将它改小,在设计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2010年到2018年,8年时间过去了,大风最喜爱的事仍是跑博物馆。他说,通过博物馆里的老物件,他可以感知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而做出更好的服装。“衣服背后的故事需要不断探索,不论是传统汉服还是改良款汉服,舒适都是最重要的。”大风说。

编辑: 张艺萌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