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洲泉镇,日新月异变强镇;水映洲泉好风光,宜居宜业成美镇。”在欢快的竹板敲击声里,30名小朋友跟随非遗传承人沈震方老师带来了他们排演的三跳节目《洲泉特色共富美》,拉开了“文明润童心 爱心伴成长”洲泉镇后塘村“家门口”爱心暑托班成果展示活动的序幕。
本次爱心暑托班通过将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社科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科熏陶,在欢乐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丰富课程,增长知识
后塘村深度链接社会优质资源,紧扣“知识性与趣味性平衡”理念,科学规划内容丰富的社科普及特色课程,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矩阵,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
课堂上,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队员、“浙江好人”管东伟为孩子们带来安全救护教育,浙江传媒学院的“文院小课堂”用生动课堂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灵感,“趣味足球课”帮助孩子们强健体魄,越剧、音乐、硬笔书法辅助孩子们涵养美育……
活动期间,后塘村还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打通资源链路,计划通过引进浙传文学院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使青春力量更接地气。
趣味研学,开拓眼界
后塘村携手同舟社工,联动浙江传媒学院以及杭州味全食品工厂,组织“夏日集结,向young而生”暑期研学活动,努力带孩子们走出乡村,开拓眼界。
孩子们探访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在优秀大学生的讲解下感受梦想的召唤、知识的力量;走进味全品牌体验馆,通过实地参观和趣味互动,亲眼见证现代化食品生产的精密流程。“大学的图书馆好大呀,我以后也要来这里读书!”“原来一瓶牛奶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研学路上的惊叹与向往,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成果展示,见证成长
“往年孩子放暑假没人管,很忧心。今年报了村里的爱心暑托班,不仅安全放心,还在暑假学习了三跳、书法等非遗课程以及足球等体育项目,感到十分欣慰和开心!”台下家长的感慨,道出了双职工家庭的共同心声。
后塘村“家门口”暑托班在八月初迎来尾声,一场暑期成果展为大家演绎着属于后塘村的“夏日协奏曲”。舞台上,成果展示精彩纷呈:越剧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婉转悠扬,孩子们莲步轻移,一招一式尽显传统韵味;三跳表演《洲泉特色共富美》节奏明快,饱含民俗传承与本土情怀的活力;小合唱《Banaha》《玉盘》歌声清亮,洋溢着夏日的童真烂漫。展台前同样成为焦点:硬笔书法书写展示的“浙风十礼”更显文明素养的浸润;儿童画巧用彩色画笔传递出垃圾要分类、出行要文明的良好习惯。这些成果,生动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点滴。
从传统文化浸润到安全技能习得,从室内课堂到户外研学,从懵懂初探到自信展示,后塘村“家门口”爱心暑托班用责任与爱心织就了社科赋能的成长锦缎。此次“家门口”爱心暑托班,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全面发展的实践平台,更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传播了社科知识、弘扬了社科精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