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藏在炊烟里的民间艺术——灶头画被人民网点赞啦

来源: 嘉兴日报秀洲新闻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嘉兴灶头画,是嘉兴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民间艺人以灶头为载体,用绘画颜料在灶壁的各个部位绘制图案,又称“灶画”、“灶壁画”。

  近日,嘉兴灶头画登上人民网视频广受好评!

  在秀洲,就有一个以“江南灶头画”为主题的村庄,快随记者一起来看看吧!

  “凡有新房,必建新灶”、“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建灶、画灶作为传统习俗在江南农家延续着。而在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更是把这种传统民间艺术作为村文化特色加以传承和发扬。走进古塘村农户家中,一个个充满农家韵味的土灶头映入眼帘,一幅幅浓妆彩绘、寓意吉祥的灶画更为灶头平添了不少趣味。

  古塘村通过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灶头画主题村,让灶画艺术重归村民的生活,重构其生存土壤,通过村民从事与灶画相关的生产、生活,通过游客参观、体验、学习灶头文化,让灶画艺术继续散发其传统魅力。

  2017年,古塘村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正式揭牌为“江南灶画村”。村里还建起了嘉兴市第四家非遗文化客厅,将动态技艺与静态实物结合展示,实现与灶画文化“一臂之远”的零距离接触。

  75岁的灶画艺人施顺观是土生土长的王江泾镇人,是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讲起从历史长廊中走来的嘉兴灶画,他滔滔不绝。他说,灶画就是农村生活的写照,画的多是人们敬仰的神话故事、历史英雄或花鸟鱼竹。为了灶画传承,他还把他几十年灶画生涯中绘制过的各类灶画图案汇集成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煤气灶、电磁炉等现代用具不断地涌入农村家庭,原先的江南农村灶头和灶画也日趋被冷落,灶画技艺也濒临失传。但是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发扬,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嘉兴灶画艺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 肖未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