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起床,脚一落地,痛得怀疑人生!走几步后,疼痛缓解了
但走多了、走远了,脚底又开始痛了。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专家提醒,那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在“搞事情”!
足底筋膜炎,简单来说就是脚底板的“橡皮筋”发炎了。这根“橡皮筋”叫“足底筋膜”,它连接着脚跟和前脚掌,支撑着我们的足弓,帮助我们走路时缓冲冲击力。如果这根“橡皮筋”被过度拉扯或损伤,就会引发炎症,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是谁在“欺负”你的脚底板
1.过度使用
长时间行走、跑步,尤其是穿不合适的鞋子,脚底板的“橡皮筋”承受了太多压力。
2.体重超标
体重过重,脚底板的负担也会增加,容易“拉伤”足底筋膜。
3.鞋子不合适
鞋底过硬、鞋跟过高或过窄等,都会让脚底板的“橡皮筋”承受不均匀的压力。
4.脚型问题
扁平足、高弓足等,会使脚底板的“橡皮筋”过度牵拉。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足部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力量减弱,更容易受损。
别担心,90%左右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就能好转!
1.休息
减少脚部的负重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给脚底板“放个假”缓一缓。
牵拉训练
2.足底筋膜特异牵拉训练,可以通过被动背伸踝关节和足趾并牵拉,同时按摩足底筋膜。
训练每天至少做3次,尤其是早上起床前可以先做一下,坚持一段时间,疼痛会逐渐缓解。
3.辅助治疗
口服消炎药、使用支具、进行冰敷等,都能帮助缓解症状,此外也可以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
石膏固定
4.如果出现顽固性疼痛,表现为慢性症状并持续超过9个月,建议石膏制动固定,但是此法有肌肉萎缩和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上述治疗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
通过以下方法,可预防足底筋膜炎:
1.控制体重,别让脚底板承受太多“生命之重”。
2.选对鞋子,穿舒适、有良好支撑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拖鞋。
3.定期拉伸,多做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的拉伸,可以增加筋膜的柔韧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4.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做些简单的脚部伸展运动。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多数足底筋膜炎患者都能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治疗要找骨科足踝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