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而建,临河楼阁,黛瓦粉墙,庭院深深。
在海宁斜桥中街59号老宅内,一座全新的民间博物馆在此亮相。
斜桥民间博物馆,倚着母亲河洛塘河而建,在老街中独占一隅。上下3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分布着8个馆,还有一个聚贤堂,藏有数百件老物件。对耳甏、斛子、升罗、掘抄……许多物件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过。
它是由斜桥镇民间文化研究所一手建立的。近日,记者见到了所长凌荣其。今年62岁的老凌一直对斜桥本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
当天,他带领我们走进这个老底子的世界,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悠久却又鲜活的斜桥古镇。
斜桥民间博物馆的大门略窄,却内有乾坤。
沿着夹弄往前走,蜿蜒两三拐后,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这是一座颇有年代感的两层木制阁楼,楼下庭院宽敞明亮,沉静娟秀,分布着水乡工艺馆、洛川厨艺馆、洛塘非遗馆3个馆。踩着木地板拾级而上,听着“嘎吱嘎吱”的响声,洛溪书画馆、老斜桥民居馆、斜川生活馆、党建馆、禾风摄影馆和聚贤堂坐落于二楼,显得格外文艺精致。
老凌告诉记者,建设民间博物馆,大家早有想法。
“今年4月,有一位研究所的成员跟我说,‘我们弄个博物馆吧。’”老凌回忆说,“这个想法其实是有现实含义的。”
“我还记得前段时间,我儿子去一座博物馆参观,他给我发来一张照片,说这个东西不认识。我一看,这不是老底子的风车吗!我儿子30多岁,也没见过这个东西,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更没有见过。”他表示。
在老凌看来,有些老底子的物件损坏了、遗失了,未来也不太可能再重新造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这些珍贵的老物件被丢弃了,那后人很有可能没办法再见到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只能凭借一些文字想象它们的样子。
“斜桥是怎么来的?老斜桥人是怎样生活的?老底子能给我们一些答案。如果遗失了没有了,将会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但如果,能将这些老底子的东西收集起来,建个博物馆呢?老凌觉得这是个好提议。
这个想法一提出,斜桥民间文化研究所的40名成员都很激动,大家纷纷响应,准备为老斜桥的地方记忆做些什么。
实际上,早在去年,斜桥民间文化研究所的成员们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搜集一些老底子的用品。有体型小些的工具,例如,早年在稻苗田里用来除草的淌田工具、老底子用来喷农药的喷雾器、开深沟排水的掘抄等;有体型大些的工具,例如,纺车、织布机、坐箱等。
这些老底子物件,有的是别人捐赠,但更多的是老凌和同伴们去拆迁房的废墟里、路边捡来的。五花八门的物件搜集来了,最难的步骤是辨认它们到底是什么。
“这个钩子一样的东西,你猜它是用来干什么的?”老凌翻出一根钩子似的长条铁棍说,“这是老底子的时候,屠夫用来给猪刮毛用的。”
“还有这个。”老凌指着一个桶状盛米工具,跟记者解释说,“这个叫斛子。”原来,这样工具是老凌和同伴们在老街走访过程中,户主潘芬潭赠予博物馆的。
起初,两人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直到翻阅了许多资料,老凌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粮食量具“斛子”,根据斛的容量推断,估计是南宋前的器具。
在老斜桥民居馆和斜川生活馆中间的过道上,摆放着一个不起眼的箱子。老凌介绍,这是古代账房先生收钱用的坐箱,相当于现代的收银机。“坐箱开了一道小口子,账房先生就坐在坐箱上,把大额的银票、银子等通过这个小口塞下去,小额的铜板就放在台面上。等到晚上主家来了,主家才用钥匙把坐箱打开算账。”
同样,最初,老凌并不知道这个箱子叫什么,捐赠人徐敏杰也不知。直到时常来民间博物馆串门的一位老大伯看见了,认出了它是坐箱,大家才恍然大悟。
几个月来,斜桥民间文化研究所的成员们各司其职:凌荣其和章桢华搜集、运输老底子物件;丰建平清理物件;卜晓莲整理资料、制作介绍的牌子……现在,这座民间博物馆已经像模像样了,预计6月底至7月初时正式开馆。
黄昏时分,周围老斜桥的邻居们也时常过来串门参观,“真接地气”“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这个”“这个侬(你)是怎么寻来的”,伴随着一阵阵交流声,邻里街坊们一起寻访老斜桥的记忆。这些保存在老物件中的记忆,让人们勾勒出斜桥古镇中祖辈的生活景象。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