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整体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制约着这些企业的成长。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民营企业破冰前行。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2024年,人民银行及财政部相继推出了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及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积极响应,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兴业银行:精准施策,助力化纤巨头逆势扩张
新凤鸣集团作为化纤行业的领军企业,尽管面临行业需求疲软的困境,依然坚持逆周期项目建设。2023年末,兴业银行了解到新凤鸣集团子公司独山能源年产400万吨PTA项目的融资需求后,迅速行动,于2024年1月5日给予项目授信10亿元。虽然企业前期资金充裕未立即提款,但兴业银行持续跟进,最终在2024年11月成功为企业提款4亿元。
兴业银行充分利用国家设备更新再贷款及贴息政策,为企业提供利率优惠70BP的贷款,并同步完成再贷款申请,目前已获得人行审批通过。下一步,兴业银行还将为企业申请1.5%的财政贴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兴业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银行:创新服务,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国银行嘉兴秀城支行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今年1月,该支行为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投放50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因固定资产少而面临的融资难题。该企业是一家深耕于机械设备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然而,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有限,传统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需求。
秀城支行敏锐捕捉到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融资需求,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其量身定制了“科惠贷”产品。支行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打破传统的担保模式,采用纯信用方式,给予企业500万元的授信额度,仅用3天时间实现放款,有效帮助企业破解融资困境,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企业顺利扩充了生产线,先进生产设备迅速投入使用,高端技术人才陆续加入。这一系列积极变化预计将为企业带来今年销售额增长10%以上的成效,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服务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同时,浙江监管局还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也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兴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成功案例,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金融机构的持续创新,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活水将继续润泽民企,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