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图片描述
海浪虽汹涌,却敌不过新建成的高标准海塘。近日,站在海盐县境内的东段围涂标准海塘一期工程前,记者看到的是一段能够抗击“三百年一遇”防御标准的“超级海塘”。全省率先建成的第一条“三百年一遇”海塘。
据悉,海盐县海岸线全长53.5 km,是浙北海岸线最长的县,也是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主要泄洪排涝地区。近年来,海盐县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记者从海盐县水利局了解到,为全面提升海塘防御标准,打造沿海“安全线”,自9711号台风后,海盐县就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陆续修筑建成标准海塘。目前,海盐县境内共有临江一线海塘39.6公里,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防御标准。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盐着眼长远,于2016年就开始谋划海塘“安全+”项目,其中海盐县东段围涂标准海塘一期2017年9月开工,2019年4月海塘主体工程完成建设。
请输入图片描述
海盐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盐县东段围涂标准海塘一期工程实际已投入建设资金25571.7596万元,一线海塘防(洪)潮标准为3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叠加100年一遇风浪,中隔堤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工程主要加固临江一线海塘城北路至中隔堤5.076km,加固中隔堤1.089km,加固一座沿江排涝闸,建设防汛道路4.379km(兼市政道路),并建设一座跨河桥梁。该工程投入试运行近2年来,经历了2019年“利奇马”、“米娜”、2020年“黑格比”等台风考验,水闸加固提升了围垦区的防汛能力,海塘提标加固提高了防御风暴潮能力,新建防汛抢险道路及周边景观绿的建成,改善了海塘的整体面貌,完善区域路网,建成集游览、休憩、运动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长廊。
下一步,海盐还将投入48亿元,对黄沙坞至长山段、长山至杨柳山段、秦山至敕海庙段、东段围涂标准海塘等32.4公里海塘进行除险加固和改造提升,计划到2030年全面消除海塘安全隐患,全县海塘基本实现300 年一遇防御标准,一线海塘抢险通道全部贯通。
值得一提的是,海盐县水利局还将因地制宜,以展现海塘两岸自然风光为宗旨,打造沿海“生态线”。据了解,近年来,海盐着力强化海洋生态修复,深入开展“一打三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涉渔“三无”渔船等,持之以恒推进杭州湾渔业资源养护、修复工作。实施迎水坡孔隙化、粗糙化改造,便于藻类、贝类附着,采取本土耐盐性植物构建塘顶和背水坡植物群落。强势推进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关停并转有效出清沿海一批紧固件、印染、造纸、化工等污染企业,并利用腾退出的土地修建了白洋河湿地公园、海塘文化公园、梦湖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绿地。开展滨海湿地修复及岸线整治、古荡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区域水面率,整治修复生态环境。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