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历二月初二,算是我国一个特别的传统节日,古称“青龙节”,这天的许多风俗都与龙有关。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保佑丰收。
天上的龙抬头了,雨水多起来了,大地也就返青了,春天也就来了,春耕也从南到北陆续开始了。这一天,民间有很多习俗,在嘉兴一带的农村里,就有农民有二月初二做撑腰糕、吃撑腰糕的习俗。所谓撑腰糕,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农家米糕。据说,吃了撑腰糕,腰被“撑”住了,这一年干活就力气倍增。在这天吃了撑腰糕后,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农事开始了。
清代蔡云有一首《撑腰糕》,写的正是江南一带,二月二人们吃“撑腰糕”的场景:“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在嘉兴桐乡,除了吃撑腰糕,吃萝卜也是风俗之一,谓之“撑腰萝卜”。
为何既要吃糕还要吃萝卜呢?除了萝卜是符合时令的蔬菜,作者还在文中用一个传说故事进行了解答。想知道答案,我们不妨一同到本期《烟雨楼》中去找一找!
撑腰萝卜撑腰糕
本期作者:费国平
在桐乡地界,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就会风靡起一个“撑腰萝卜撑腰糕”的习俗。男女老少吃萝卜,家家户户炸年糕。
二月初二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要开始下地劳作了。干活中使力全靠腰部,吃了萝卜、年糕后才有力气春耕,故称“撑腰萝卜撑腰糕”。
萝卜又名莱菔,它生熟食用皆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萝卜还富含维生素C,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白萝卜或者水萝卜,其富含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通常,酶能够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积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预防胃痛和胃溃疡。李时珍非常推崇萝卜的功效,他在《本草纲目》中说,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建议多吃。为此,桐乡有“冬吃萝卜夏吃姜,郎中先生卖老娘”的俗语(老娘指老婆)。
俗话说,萝卜头辣,尾燥,腰正好。吃萝卜也是有讲究的,农人们在生活中得出了经验,萝卜分段吃更好:萝卜的顶部含维生素C最多,宜爆炒和煮汤;中间段含糖量较高,可切丝凉拌;尾部辛辣,含淀粉酶和芥子油,适宜腌拌。
清《燕京岁时记》还有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二月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吃萝卜讨个好口彩,多子多福,也符合现在的生育政策。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桐乡地界上最好的萝卜品种叫“雪里种”。“雪里种”萝卜叶碧,羽状,茎鲜红,大小不及盈握,三寸许长,皮鲜红莹薄,易剥皮,入口脆,汁水多,味甘鲜。桐乡人有句顺口溜:“烟台苹果砀山梨,不及阿拉‘雪里种’萝卜一张皮。”这话虽然夸张了一些,但不无道理。因为苹果和梨无论怎么脆甜,却多果糖,食多不利身体,而桐乡的“雪里种”萝卜却像清水出芙蓉一般纯净,它生津止渴,不伤牙齿。确是二月里最佳的食材,生吃、煮菜都可。
但过了二月二这个时节,萝卜渐次开花根茎变空,那时吃便如嚼破絮。也就是说,萝卜在二月二以后便过了时节,变得不好吃了。故而每年二月二,人们总会提醒自己:“赶快吃根萝卜,错过就要等明年啦!”
农人的生活总充满着智慧,连吃个萝卜也能看出人品来。
二月二虽然开春劳作了,但未至农忙,正是农村大姑娘、小伙子相亲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心的阿婆会去地里掘几个“雪里种”红萝卜,让说亲的媒人和姑娘吃。阿婆这时候就专门注意姑娘吃萝卜的样子。
如果这个姑娘吃萝卜边剥边吃,阿婆认为不会过日子。如果吃一节剥一节,不留后手,说明姑娘是个吃光用光的人。如果把萝卜全部剥了皮慢慢吃的姑娘,才是会做人家的人。以一个吃萝卜的细节,来判断姑娘的人品,这是农村阿婆总结出来的相看经验。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二月初二这天除吃了萝卜,还要吃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以前乡下一年到头田地里劳作,吃了撑腰糕以后,才有力气在黄梅季节中进行种田、翻地、挑担等各种重农活,而腰杆不酸痛,所以叫撑腰糕。
桐乡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撑腰糕的习俗,远在明清时期就已盛行。在民初《海风俗竹枝词》中记述“糕条忙向笼中蒸,朵朵梅共热气腾,那晓卫生亡命嚼,撑腰勿痛究何曾”,说的就是二月二吃撑腰糕。
其实,最早的撑腰糕是专用的节日糕点,做工也是相当考究。即用糯米粉制作成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还要撒上糖腌桂花作点缀,好看、好闻、好吃。根据《梧桐古镇商贸旧事》中的记录,丁字街蒋记糕团店,南门义成大茶食店,在二月二这时有出售“撑腰糕”的。城里人往往会、买来吃,省去了自己制作的繁琐步骤,但乡下人自制的比较多。
随着天气暖和,农历二月初二已是春日融融,柳条快要抽嫩叶之时,不少农家隔了年的年糕却还未吃完,由于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总有年糕会发生变质长出白毛。但过去,对于经历过苦日子,对食物的珍惜到了极致,又不懂黄曲霉素为何物的农人来说,是绝不会将发霉的年糕扔掉的。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农人们往往就地取材,将隔年的年糕油煎食之,替代了专业的撑腰糕点。“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古人作诗为证,戏语道出了年糕与撑腰糕的相同的功用。
在儿时记忆中,奶奶会拿起板刷,将那些已经发霉发硬的年糕带到河埠头,蹲在石头上使劲刷去霉点,实在刷不干净就用刀切掉一个表面,再逐一切成长条。而后点灶热锅,倒入酱紫色菜籽油,待油熟之后将一片片年糕放到锅中用小火煎熯。
随着铁镬子中“吱啦吱啦”的声响,年糕的两面逐渐变得金黄,并散发出阵阵香味,年糕基本熟了。再往锅中加入两勺红糖,再放小半碗水,盖上锅盖,烧煮片刻。等到黏稠的糖水滚满年糕全身,香气再次透出时,撑腰糕成了。此时,拈上一条就往嘴里塞,烫不烫嘴已经无关紧要了。
农历二月这个时节就要点瓜种豆,为了不误农时,农民常常没有时间回家煮饭吃饭。这时候就会将年糕炸好,放在腰间。干活饿了就在地头一坐,拿出来啃啃,节约时间。而且这块糕要体积小有营养,保证农民弯腰劳动的体力。这就是吃撑腰糕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发展到现在,撑腰糕已经花样百出,成为了家家户户都要享受的一道美食。为何在二月二既要吃萝卜、又要吃年糕呢,据说这风俗跟伍子胥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臣伍子胥一片忠心未被吴王赏识,吴王反而听信奸臣的谗言,把伍子胥杀了。伍子胥生前预料吴国奸臣当道要亡国,就派人用大米粉做成城砖大小的年糕埋在城墙下,留下遗嘱说,今后如遇灾荒,可用来充饥。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又发生了水旱灾害,老百姓只能挖树皮草根吃。
第二年春天,快要春耕了。但老百姓饿得走路都犯难,哪有力气去耕田呢!伍子胥手下记起了他的遗嘱,九曲挖出了这批年糕,分给大家救救急。不料许多人因饿后贪食,吃得太多,一时消化不掉,得了毛病。幸亏一位走坊郎中,采用了萝卜消食的办法,治好了病。百姓们养好了身体,总算把田种上。
因为吃萝卜和年糕那天刚好是二月初二,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和那位走坊郎中,就传下了二月二吃萝卜和年糕的风俗。
今天就是二月二,不要忘记吃上萝卜和年糕,寓意新的一年强健筋骨,身体健康!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