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越秀南路,共享单车排列如整齐队列;午后的八佰伴商圈,商户门前不见杂乱堆积;夜幕下的吉杨路,违停车辆踪迹全无……这幅满是烟火气又不失规整的城市图景,背后是嘉兴市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新兴中队全年无休的坚守。365天“不打烊”的守护,让精细化治理的温度与铁军担当的力度,渗透在新兴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在城市治理的宏大命题中,新兴中队既是精研细节的“绣娘”,以“绣花功夫”勾勒城市品质的精致轮廓;亦是冲锋在前的“铁军”,用“铁肩担当”筑牢民生福祉的坚实防线。这支扎根基层的执法队伍,凭借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在街头巷尾书写着新时代城市治理的鲜活故事。
以“绣花功夫”织密治理网,勾勒城市美学新图景
新兴中队的“绣花功夫”,藏在对城市管理细节的极致打磨里。他们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责任区,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执法队员,如同为城市治理装上“精密齿轮”,确保管理无死角。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队员们不只是简单检查分类结果,更会俯身与居民耐心讲解标准,手把手教大家区分品类;在店招店牌整治中,他们摒弃“一刀切”的粗放模式,结合每家店铺的经营特色与建筑风格,量身定制设计方案。“一店一策”的精细化举措,让商业街既守住了秩序底线,又留住了独特的烟火风情。
市容环境治理中,创新机制成为“绣花”的关键针线。中队推行“错时执法”与“徒步巡查”相结合的模式:清晨六点,当城市尚未完全苏醒,执法队员已穿梭在早餐摊点间,规范经营秩序;傍晚时分,他们坚守至夜市收摊,确保热闹“烟火气”不扰居民生活。面对占道经营这一城市治理难题,中队采用“疏堵结合”策略——划定便民疏导点为流动摊贩提供合法经营空间,同时耐心引导商户规范摆摊,既维护了城市整洁,又保障了小商贩的生计需求,实现“秩序”与“民生”的双赢。
数字技术更给“绣花功夫”插上了智慧翅膀。依托“智慧城管”平台,执法队员可实时调取辖区监控画面,快速响应群众投诉;借助大数据分析,能精准预判占道经营、违停等高频问题,提前部署管控力量。曾在一次大型活动保障中,中队通过智能系统科学调配人力,实现人流、车流的高效疏导,让现代科技与精细化治理完美融合,展现出新时代城市管理的智慧与效率。
凭“铁军担当”践行民生诺,打造服务为民新格局
“铁军”二字,于新兴中队而言,不仅是业务能力过硬的象征,更是为民初心的坚守。他们始终践行“70%服务、20%管理、10%执法”的工作理念:面对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主动上门办理业务、宣讲政策;遇到邻里因噪音、油烟引发的纠纷,耐心调解、化解矛盾;突发暴雨内涝、疫情防控等紧急情况时,队员们更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誓言。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新兴中队“铁军担当”的另一重体现。他们通过社区讲座、街头宣传、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城市管理知识普及,逐步培育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在这样的引导下,辖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从最初的不足40%跃升至85%以上,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到环境整治、秩序维护中。从“被动遵守”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不仅让城市管理从“政府独角戏”变成“社会大合唱”,更见证了城市文明的稳步提升。
品质与福祉同频共振,绘就城市发展新画卷
在新兴中队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城市品质与民生福祉实现双重提升。曾经堆满杂物的背街小巷,如今被多彩文化墙绘装点,成为居民打卡的“网红地”;过去拥堵混乱的农贸市场,经改造升级后摊位规整、环境整洁,购物体验大幅改善;长期困扰居民的餐饮油烟、夜间噪音问题,通过常态化监管得到彻底解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落地。
新兴中队的实践,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生动启示:城市治理既要胸怀“致广大”的全局视野,统筹规划发展方向;也要秉持“尽精微”的匠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既要保持“铁军”的执行力,守住治理底线;也要传递“绣娘”的温度,贴近民生需求。
城市,因宜居而动人;而像新兴中队这样的“城市守护者”,因担当而可敬。当“绣花功夫”的细腻遇见“铁军担当”的坚定,便绘就出城市品质与民生福祉交相辉映的动人画卷,为新时代城市治理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