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日前,嘉兴港区出台了《嘉兴港区智能工厂建设工作实施细则》,积极部署智慧工厂建设工作,引领港区制造方式的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嘉兴港区主动顺应“互联网+工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位于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园区的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规上工业企业,不久前,该公司智能工厂改造项目之一的MES系统建成投入使用。
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亮介绍,该系统能够分析公司生产数据,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报表,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生产情况。相较于以前人工完成的模式,该系统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节省人力。“提升生产效率,又减少人力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效益!”
在同行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谁能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谁就有市场主导权,为此,鸿基石化开拓进取,努力向创新要红利,从去年开始投入数百万元实施智能工厂建设,从智能安防、智能生产、智能可视化等多个方面入手。
经过多个月的努力,鸿基石化智能工厂建设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新的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事故可追踪;新的智能电子围栏,能够有效降低误报率、而且维修成本低;新的智能对讲机,新增了图片、视频拍摄传输等功能,一系列的智能设备,让鸿基石化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港区企业纷纷围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车间等重点,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工厂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提供了原动力。
据了解,港区智能工厂建设工作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为根本原则,秉承“安全、创新、绿色、智能、协调”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工业控制技术,提高港区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的总体目标。
去年,嘉兴港区出台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19年底,要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工厂改造全覆盖,以进一步提升工厂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水平,促进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提升。
“到2019年底,组织企业申报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以上;认定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10个,智能工厂示范项目5个,培育1~2个智能服务示范企业和具有提供解决方案能力的总集成、总承包企业。”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化改造,最终实现港区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80%、重点企业数控化率超80%、机器设备联网率超50%、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不良品率降低20%的目标。
据了解,在今年一季度召开的港区智能工厂评审会上,共有11家企业通过评审,计划总投资达4.2亿元。目前已有1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项目建设,10家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中。“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港区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激发企业主动性,加强优质服务和行政执法倒逼,加快推进港区智能工厂建设。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