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秀洲20个项目村将获财政补助!你家上榜了吗?

2018-07-31 07:14:25 来源: 看秀洲微信公众号

  垃圾分类,关系着老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日前,浙江省公布了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处理站(点)及项目村名单,包括42个县(市、区),共245个资源化站点和530个项目村。其中秀洲5个资源化处理站(点)、20个项目村榜上有名!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家?

王店镇垃圾分类工作

  王店镇在全镇22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

  ❖所有农户家两分类垃圾桶和桶架已经全部采供到位,共发放垃圾分类桶28204个,垃圾分类架14102个。

  ❖建林村、庆丰村、建农村、南梅村、花鸟港村五个省级示范村制定了垃圾分类考核实施办法,并在示范点上开展垃圾分类考核打分,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目前该五个行政村已全部配置垃圾分类房,设置宣传栏。

  ❖决定全镇22个行政村全部建设垃圾分类亭、垃圾分类宣传栏,目前建设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建立各村居妇女主任分类办工作人员参加的垃圾分类工作群,及时沟通信息、交流工作。

洪合镇垃圾分类工作

  洪合镇积极发动、强化基建、深化管理,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新建1座垃圾分类终端处理厂房;完成5吨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设施安装、调试;购置垃圾分类桶(含固定架)6000组,已基本完成配送、布置;购置垃圾分类运输电动平板车、垃圾分类收集电动三轮车,6月初,已完成车辆移交与收运区域分配工作。

  ❖镇区所需建设的19座垃圾分类亭、53座宣传栏,并入洪合镇EPC项目,目前人和社区垃圾分类亭建设已完成;在各行政村村部、美丽乡村保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30座生活垃圾分类亭,目前已完成各分类亭基础浇筑。 

  ❖依据《洪合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考核评分表,每月对各行政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各行政村(社区)结合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推行垃圾分类“四员三联”模式。成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劝导员”与“志愿者”队伍,不定期进行随机入户走访,做好垃圾分类宣传与指导工作,每月进行“户与户”之间的评比活动。

新塍镇垃圾分类工作

  新塍镇坚持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原则,开展“从源头分类垃圾,定点投放”。

  ❖以省级试点村,潘家浜村、天福村、思古桥村、观音桥村4个村,蓬莱社区、虹桥社区两个社区为重点推进单位,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点带面,全面落实全镇面上垃圾分类工作,村、社区落实网格责任人,成立垃圾分类劝导员、监督员队伍,并制作宣传栏、公示栏。

  ❖各保洁公司加强对保洁人员的培训,按垃圾分类的要求增加二次分拣人员,并严格按规范要求来操作,收集、中间运输要按专车专运,严禁农户垃圾分类、保洁人员收集过程中混装,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2018年6月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100%。24个村已经全部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两桶一架子”全部发放到位,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定时和不落地分类收集,规范垃圾桶和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洁管理制度,全面改善小城镇生产生活环境。

  ❖以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小区、示范楼道、示范居民为考核,镇分类办与相关部门,以定期抽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进行考核。

王江泾镇垃圾分类工作

  王江泾镇全镇33个村8个社区及王江泾镇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

  ❖各村(社区)建立信息报送、进度通报等工作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有序开展。

  ❖建立财政保障机制。镇财政每年安排奖补资金用于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探索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资金保障体系。2018年共采购垃圾分类桶9500个、太阳能光伏垃圾分类宣传亭20个、高标准垃圾分类亭135个、各村(社区)垃圾分类桶底座3517个,各村(社区)以奖代补610万元。

  ❖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社区)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各村(社区)、各单位实行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有序推进和完成。

  ❖积极实行和探索,向全区分享“王江泾镇虹南模式”,即集聚小区农户,开始从源头分类,袋装化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的方法。

油车港镇垃圾分类工作

  ❖购置有机垃圾处理设备一台,建成有机垃圾处理中心一个,购置分配垃圾桶12300多对,可腐烂垃圾运输车辆2辆。同时,落实好队伍建设,各村(社区)明确责任干部,配好劝导员、网格员、督查员“三员”。

  ❖大力宣传教育、加强引导,印发宣传折页、发放宣传品,各村(社区)组织了垃圾分类培训共计60余场;开展麟湖志愿者行动宣传垃圾分类及有害垃圾兑换;举办垃圾分类专场宣传演出等。

  ❖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在便民超市设立农村、社区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兑换奖励点”,各村设立有害垃圾兑换点17个,引入社工模式推行垃圾分类新模式,暑期开展绿麟湖行动、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等活动。

  从2014年起,浙江每年都会建设一批资源化站点,省财政予以补助,此次确立的站点和项目村已是第五批。今年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530个任务村(宁波市30个村),省财政拨付资金1.5亿元(不含宁波市900万)。

延伸阅读

  资源化站点的选择和确立要按照“群众受益全面、设施覆盖到位、处理运行常态、减量效果明显、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合理布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站点。原则上选择中心村、人口规模较大的村设点,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方式。

  在建设过程中,更要科学选择工艺。科学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成熟可靠且经济实用的垃圾处理终端工艺,原则上推行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快速成肥机器,根据本地域情况选择太阳能沤肥房、沼气处理或无害化的填埋、无污染热解及焚烧发电等模式。鼓励探索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实事,为了更加美好的家乡,一起行动起来吧!


编辑: 张艺萌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