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嘉兴港区“晒出”半年财政收支账

2018-08-11 07:23:52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日前从嘉兴港区财政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港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4.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9%,增速全市第一;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财政收入平稳运行,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上半年,港区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经济发展实现“半年红”

  多项指标全市第一

  今年初以来,港区围绕深化“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以推进“三年活动”、打赢“四大战役”为主线,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各项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半年红”。

  数据显示,上半年,港区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等9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多项指标都保持了高增速并走在全市前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分析说,财政实力的持续攀升与港区近几年招大引强以及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港区工业质量效益实现“双提升”。其中,港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走势,盈利形势持续向好。1至6月份,全区7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55.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0.64亿元,同比增长41.4%;实现利税总额41.79亿元,同比增长49.7%。

  “从企业构成来看,一大亮点就是主导产业效益快速增长,其中重点企业拉动明显,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该负责人分析说,化工新材料作为港区的龙头行业,对规上工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

  同时,上半年,一些重点企业走势强劲,效益不断走高,产值超10亿元、超5亿元企业队伍不断扩员。其中,产值超25亿元企业有4家,产值超10亿元有9家,超5亿元已达15家。

  在生产环节,港口是物流业发展的“晴雨表”。作为港区重点发展的物流业,今年初以来表现抢眼。1至6月份,乍浦港实现货物吞吐量3232万吨,同比增长8.4%;完成集装箱中转69.01万标箱,同比增长19.9%,港口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招商引资是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培育和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今年初以来,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华侨城欢乐港湾、中车智能交通整车、飞瑞航空、华泓45万吨丙烷脱氢等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从一纸合作协议的签订,到项目的建成、投产,项目推进是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嘉兴石化PTA二期和3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巴斯夫高纯化学品公司一期产品首发及二期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半年,港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为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科学支出

  财政资金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

  财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不断做大总收入蛋糕的同时,港区始终不忘民生,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打造民生事业发展高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港区民生支出总计4.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达78.54%,财政资金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教育、医疗、住房、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方面均有不同幅度提升。

  发展为本、民生为先。记者了解到,港区一项民生实事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近年来,因软管超期老化、减压阀超期等原因导致燃气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补齐燃气安全使用“最后一公尺”的短板,港区决定实施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最后一公尺”保障工程。

  “这项工作年初就开始准备了,目前设备采购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可以入户安装了。”港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这项保障工程,每个燃气用户只需承担5元,其他将由港区财政和天然气公司进行补贴,届时将惠及1万多户家庭。

  医疗上,今年上半年,位于乍浦镇雅山中路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启用。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属于乍浦镇老城区地块,周边集中了南大街、四牌楼及先锋村等社区。它的启用为附近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填补了乍浦老城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一个空白。

  在优化居民出行方面,5月份港区清洁能源中巴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行。由12辆新购置的19座清洁能源车组成的车队,全部在港区中心城区运行,同时行驶路线经过重新规划调整,在主要居民小区、学校、商业中心新增12对公交站点,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在精准帮扶暖心工程、医疗养老、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港区同样十分“舍得”。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港区还将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投入不降、力度不减,努力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 沈烨婷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