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点赞!孩子们放学路上的“护航人” 风雨无阻志愿服务

来源: 海盐发布微信号

  为护航孩子们平安放学,让他们避免受到车辆的威胁,避免陷入骗子的“障眼法”,避免受到不良少年的纠缠,总有一些人在努力。

  不知道你是否也注意到了,在海盐县武原街道天宁寺社区的几所学校门口,除节假日的每天傍晚,总有几个头戴小红帽、手执小黄旗的志愿者,风雨无阻地在放学时段协助交通疏导、开展文明劝导等工作。他们是孩子们放学路上的“护航人”。

  自愿参与,居民当起学生归途“护航人”

  记者了解到,天宁寺社区处于海盐县城闹市区,辖区内有三毛幼儿园、天宁小学、实验中学三所学校,因学校聚集,学校学生数量众多,而且放学期间正赶上下班高峰时段,人流车辆多,导致交通拥堵严重,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

  天宁寺社区“平安晚学归”志愿者护航队部分成员合影

  9月13日,来天宁小学接送孙子的周跃明告诉记者:“从前一到放学时间,大批家长围在校门口,秩序比较混乱,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行人乱穿马路等现象也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也会有社会不良少年逗留敲诈,让做家长的很担心。”

  面对这种情况,热心的社区居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天宁寺社区倡导组织下,一支以社区热心居民、党团员及学生家长等组成的“平安晚学归”志愿者护航队诞生了,专为孩子们平安回家“保驾护航”。

  一年来,活动开展已成亮丽风景线

  如今,在每个上学日的下午3:00-4:15,天宁寺社区来来往往的居民总是能看见志愿者们站在学校门口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协助疏导交通和指挥车辆停放,劝解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防范学生被欺凌,劝解学生不随便接触陌生人等等。对特殊家庭的孩子,志愿者给予特殊的关爱,专人送孩子回家。

  天宁寺社区党委书记王频波说,有一次天色渐晚,志愿者王萍萍阿姨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发现一个学生放学后逗留在天宁小学旁的公园内玩耍,便连忙跑过去,问明原因,耐心劝说,最终把孩子送回家。孩子家长见到王阿姨亲自送孩子回来,感动万分。后来得知,这是一户特殊困难的家庭。像这样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9月13日,在天宁小学值守的“护航人”傅秀文阿姨说:“从前放学时校门口不仅存在车辆乱停放现象,而且时常也会有不良少年逗留,自从我们来了之后,这些现象基本不存在了。”

  迄今为止,这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活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了现如今50多人,已成为一支有组织、有制度、有章程、有保障的志愿者服务队。

  “这支志愿者护航队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渐渐地,“平安晚学归”志愿者护航项目的开展,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社区居民等群体们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天宁小学的杨薇老师告诉记者:“社区的这支志愿者护航队来得真是太及时了!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是一放学的这段时间,常常难以顾及所有学生。自从有了他们的帮助,放学时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9月12日,在三毛幼儿园和天宁小学片区巡逻的武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员田春辉说:“志愿者的加入,对于我们的工作开展也有帮助,包括文明行车劝导、劝离油炸摊贩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工作的压力。”

  家长们对这支志愿者队伍一开始冷眼相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慢慢理解并主动配合。有位家长说:“上次被志愿者劝说了后,刚开始挂不住脸,态度不好。回家想想,确实要停好车,想想别人。我现在文明停车,孩子还表扬我。我真是太开心了!”

  志愿活动开展后,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一开始社区居民也不看好这项志愿服务,认为肯定是“昙花一现”,维持不了几天。但是志愿者们风雨无阻日复一日为学校维持秩序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最终赢得了居民们的肯定和称赞。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今日志愿者既用实际行动以礼相待,真心付出,他日社会必会以文明之容倾情回赠。助力文明之举,未完待续……

编辑: 黄娜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