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17日上午,在嘉善县富信成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信成机械”)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装配一台台高精度磨床,旁边还有一组已包装待发的同类型磨床。“通过专家们攻关,这个无心磨床克服了原有设计缺陷,研磨直径范围从1毫米~60毫米扩展到1毫米~100毫米,同时还能做到千分之一、二的精度,市场竞争力一下子增强了,每台售价提高20%。”富信成机械副厂长彭洪德说。
彭洪德说的专家,是该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里的8名专家顾问和10多名本科以上的研发人员。自富信成机械2014年“落脚”姚庄镇,公司的“人才强企发展规划”也应运而生,企业每年从全国高等院校的机械专业、机械设计专业陆续招聘教授、毕业生充实人才队伍,而这批人才又用智慧和汗水,给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效益。今年1至8月,富信成机械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0%,还在今年3月顺利评上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自去年实施“人才强企”工程以来,嘉善县通过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实施倒逼激励措施,持续激发了企业在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和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多类似富信成机械这样的企业,正通过“人才强企”行动,向着打造竞争新优势、释放创新发展动能之路纵深前行。
前不久,干窑镇的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双飞”)入选了2018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为全县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之一。不过,在公司管理副总浦四金眼里,成为全县第几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不重要。“我们关注背后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研发……这些要素提升了,入选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双飞不但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开展长期产学研合作。浦四金表示,依托这些人才的力量,浙江双飞从2002年申报第一件专利开始,每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都在增长。截至目前,公司共申请专利134项,其中有效专利51项,包括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同时浙江双飞担负起国家滑动轴承标准的起草和参与工作,先后有17项国标建立。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引导企业“招贤纳士”,近两年,嘉善县不仅出台了《嘉善县工业企业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激励办法》并不断修订完善,构建起“人才强企”的科学评价体系,将全县规上企业全部纳入“人才强企”考核,而且还制订出台了“人才新政”“科技新政”及配套实施细则,特别是针对企业在实施“人才强企”中提出“招才难”的问题,创新实施了“菁英汇善”3113计划,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一批“引才联系点”,积极引进嘉善县产业所需人才。“在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嘉善县还将继续着力打造高端人才栖息的优质生态,促使人才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嘉善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表示。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