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嘉兴频道讯 记者 王杭徽 通讯员 许鑫)“我见到学校里有校园贷款的宣传,这种号称零担保、低门槛的贷款真的可靠吗?”“这样的校园贷实际利率大多超过20%,如果不能按时还贷,实际年利率甚至高达60%,所以一定要谨慎选择。”……
9月19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控金融风险,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暨送金融知识进校园主题系列宣教活动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举行。嘉兴银监分局会同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嘉兴市网信办、嘉兴市银行业协会、嘉兴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辖内近20家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走进校园,向大学生宣讲金融知识。
据嘉兴银监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新兴产业、信息化产品接受程度最高的大学生已经成为金融风险易发和高发的群体。不少不法金融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
“金融知识进校园,就是要向学生们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大家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在现场,各金融机构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派发折页宣传单、扫码做题赢奖品等方式,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大家了解违法违规互联网活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引导大家正确使用银行卡、安全进行互联网支付。
“感觉学习到很多有关金融方面的实践知识,包括校园贷、金融诈骗的定义、属性、类型以及存在的危害等等,以后如果碰到有人跟我推销贷款的话,我就会警惕,留多一个心眼。”大四学生小刘用手机答完金融趣味题后说。
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立了一面宣誓墙,学生们纷纷在墙上签下名字。当天下午,嘉兴银监分局等金融机构还举行了向高校赠书仪式,并邀请浙江兴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爱华律师,为广大师生作“抵制非法金融广告、防范非法校园贷款”的主题宣讲。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