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佳节,海宁人都有赏灯习俗,除了传统赏灯地,今年记者想给你推荐个赏灯新去处:2018长安文化旅游艺术节·长安古镇中秋灯会于9月22日亮灯,灯会将持续到10月中旬,到时还有很多精彩节目。
早在9月19日的晚上,记者就去打探情况了。记者从主办方处了解到,9月22日晚上6点,长安镇西街广场正式亮灯。
主办方准备了很多迎接中秋节的活动,包括祭月礼、做月饼、做香囊、古风表演等民俗体验。
据了解,这次灯会将会点亮2500盏各式明灯,包括三组造型灯组、两条街景灯组。三组造型灯组分别名为:“融杭新桥梁”、“美丽新古镇”、“产业新高地”。
据了解,这些灯组是从7月中旬开始设计的,8月底在实地测量尺寸。记者去的当天,工人们有的爬上两三米高的铁架挂灯笼、有的正在连接线路……都在紧张地施工当中,就是为了能把灯会更好地呈现给大家。
“融杭新桥梁”
施工方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最早从9月8日开始布置场地,中间因为天气情况停工了几天,工人们从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了。
“部分工人早上4点就从海宁出发了,就是为了能让灯盏准时亮起!”他指了指走马灯上的流苏,就是灯笼上挂下来的小装饰。这些都是工人一颗一颗挂上去的,每个灯笼光挂流苏就要15分钟,一共有42盏灯。
走马灯外形上被布置成桥,蕴含着“融杭”的含义。
“美丽新古镇”
走到西后街,这里陆陆续续将有不少店铺入驻。西后街的氛围灯别有一番洞天,1400盏灯,将被布置成满天星,相当浪漫。
主办方工作人员说,灯组有3种大小,5种颜色,寓意“三五团圆照漫天”,其中数字3代表的是一家三口,数字5则有着五福临门的团圆的含义。
“美丽新古镇”的主灯的容貌是一面墙挂满了伞。
同时,记者要透露给大家的是,这里将有伦巴、古筝等表演区域,伦巴、古筝相结合,代表着现代和古代的融合。
通过前期的征集,亮灯当晚还会有十组长安当地的家庭参与体验制作肉月饼的活动。如果去的巧的话,没准还能尝到月饼。
“产业新高地”
西街发氛围灯有5种类型、5种颜色,同样也是蕴含着团圆的意思。
西街,位于长安修川桥下。因为它沿着古运河,青瓦石路,所以很有味道。旁边的小木屋,古色古香,在7号小木屋的位置,主办方设置了制作香囊的民俗体验,还有古筝琴瑟相伴。
长安老街分为东、中、西段,以上闸桥、虹桥为界,至今还保存着众多清末民初的传统居民建筑,是大运河浙江段沿线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街区之一,历史上曾有“十里长安”之称,是运河古镇长安千年历史的见证。
去年,长安镇对老街进行了修缮,记忆中的老街又回来了。
穿汉服 祭月民俗表演惊喜不断
为什么这次中秋节活动准备了拜月礼?
长安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秋祭月的习俗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之一。据相关文史记载,周朝时期,帝王就会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祭祀活动的场地分别是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如今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月的场所。《礼记》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其中的夕月之夕,便是指夜晚祭祀月亮。
这种风俗起初只被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传到了民间。
另一种说法中谈到了“丰收”,即与农业生产相关。“秋”字其实也指庄稼成熟,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叫做“中秋”。
这时,各种作物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寄托美好愿景,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丰收节,而八月十五又包括在“中秋”之中,因此又叫“中秋节”。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中秋节应该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因为文化总是不断地在融合的,”负责人笑着说道,“举行这样的仪式,我们希望把老底子的文化重新展示给大家!”
那么由谁来祭月呢?就是这群穿着汉服的姑娘。她们因热爱汉服而走到一起,在2012年成立了一个汉服社。记者见到她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她们特地梳妆好妆容,撑着油纸伞过来彩排。
天下着微雨,轻盈的纱裙随风飘动,曼妙婀娜的身姿舞动,记者也不禁感叹:这大概便是水乡女子的柔情。
90后的方晶晶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是长安当地人。“长安中秋能看灯体验老底子民俗,很期待呀!“
她还向记者透露,当天将有二三十人穿着汉服表演。
心动不如行动,中秋就带上家人,一起去看灯,感受民俗文化底蕴吧。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