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区治水办获悉,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饮用水源保护地石臼漾取水口水质26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类水标准,这也是“五水共治”开展以来,秀洲境内的水域首次出现二类水。
二类水能够重现秀洲,得益于新塍塘水质的明显改善。因为这条嘉兴母亲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石臼漾水厂取水口的水质,直接影响着市本级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为改善新塍塘区域生态环境,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2014年,秀洲区借助“五水共治”的东风,制定《新塍塘综合整治计划书》,累计投资6亿元治水资金,以项目化治水模式积极推动新塍塘综合整治,全面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并持续改善水源地水质。
提升截污纳管是提升新塍塘水质的关键。近年来,新塍镇大力推进新塍塘沿线新塍镇区、观音桥集镇、洛东集镇、桃园集镇等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目前这些区域污水管网已全线贯通,彻底杜绝了居民生活污水流向新塍塘的现象。市区范围,秀洲区对城镇建成区内的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并对雨污分流不彻底、生活污水未入网等小区进行改造。截至目前,象贤小区、义庄小区、木桥港小区、陡门花园等小区的生活污水已经全部入网,同时,新城街道、高照街道区域新建了多个截污泵站,累计新增污水入网量达1万吨/天。
与此同时,近年来,秀洲严格按照“控新治旧、集中治理、规范管理、提升产业”的原则,强化行业准入管理,深化污水集中纳管治理,加快行业转型,全力推进喷水织机废水治理工作。2017年完成淘汰散户喷水织机31675台,逐步减轻新塍塘区域喷水织机污水“达标性”污染问题。
生活污水收集量上升后,能否顺畅外排就变得至关重要。面对污水难以外排的困局,秀洲区建成秀洲国家高新区外排复线。2014年底建成投运总长8.5公里的秀洲国家高新区污水外排复线工程。同时,积极与市治水办、市经开区对接协调,2016年1月,市经开区污水输送瓶颈打通后,该区域新增管网排污能力近2万吨/天。秀洲国家高新区污水外排量从2013年底的2.3万吨/天增加到目前的4.6万吨/天,有效减轻了外排不畅对新塍塘饮用水源地的威胁。
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则有效提升了新塍塘的蓄水和净水功能。近年来,秀洲区投入625万元,总长9.3公里的新塍塘清淤项目全面完成,累计土方量达23.8万方,清理河道各种垃圾400多吨,大大减少了河道底泥污染,给新塍塘的“肠道”彻彻底底洗了个澡。
今年,针对存在的问题,秀洲区完成了穿越水源地的秀洲大道和秀园路2处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建设;加快推进希尔顿酒店与嘉盛龙庭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提升完善工程,目前雨水排放口全部完成封闭,主体工程已完成;春晓公园内网球场、篮球场及新安医院部分停车场复绿已完成。
新塍塘水质改善直接带动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好转。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新塍塘水质分别为:Ⅴ类、Ⅳ类、Ⅲ类、Ⅲ类;石臼漾水厂取水口水质26项指标达标率分别为:0%、9.1%、58.3%、82%。
(原标题《秀洲治水:石臼漾取水口水质(26项指标)首次达到二类水标准!》,原作者欧林。编辑张艺萌)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