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破题“小马拉大车”,嘉兴出实招

2025-05-07 12:17:1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王仲琳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在一座常住人口560多万的城市里,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被演绎出纷繁复杂的模样。

  最平常的诉求、最常见的小事,乘以560多万,就是天大的事,最考验城市基层治理的水平。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4月17日,嘉兴召开2025年市级层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社工部长会议精神和省级层面协调机制全体会议部署要求。

  “小马拉大车”,是基层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破题?近年来,嘉兴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让民生小事“看得见”“管得了”还能“管得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激发人人参与的动能、形成人人享有的格局,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许多“嘉兴实践”。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看得见——

  在嘉兴,有一个“亭子”很特别。它叫“睦邻议事亭”,专门聆听百姓的“吐槽”。

  民生听得见。去年以来,嘉兴整合小区公共休闲空间,探索构建“一体一厅一亭”自治矩阵,建设“睦邻议事亭”,聚焦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协商。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社区,现在下楼遛弯就能提建议!”南湖区新嘉街道清华社区居民李大爷指着穆溪桥上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感慨道。这正是上回议事会上居民集中反映“夜间出行难”后的整改成果。议事亭推行“居民提、共同议、限期办、公开评”闭环机制。

  2024年以来,嘉兴已建成小区“睦邻议事亭”1876个,覆盖率达57.72%,累计开展议事协商活动8373次,协商解决问题5024个,涌现出“五和众议”“天宁评谈”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议事协商品牌。

  图片来源共享联盟嘉兴

  高质量发展需要五湖四海的人口流入,近年来,嘉兴也面临社会治理的巨大承压——流入人口比例大、密度高、思想观念多元、利益诉求多样。

  2020年5月,中央政法委在全国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嘉兴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2023年,中央政法委公布“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和“优秀创新经验”名单,嘉兴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持续深化数字赋能,助力市域矛盾防范化解》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全国65个,浙江省3个)。

  如何解题?群众的难题,解决之法就在群众中。网格员,这是嘉兴人的朋友圈中常常出现一股有力力量。

  小网格里,“网”住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格”子里记录的是居民的急难愁盼。

  图片来源共享联盟嘉兴

  网格巡访+居民反映+上级流转,秀洲区的“民情一本账”,通过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长常态化走访,组织志愿巡访服务队定期连心走访,主动感知民意,铺开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的平安大网。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筑牢了平安建设的坚固防线,也凝聚起最广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

  管得了——

  刚充卡的健身房倒闭了、楼下的夜宵摊扰民了、家里的天花板漏水了、买卖发生了纠纷……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扰,碰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究竟应该找哪个部门,打哪个电话,行不行怎么办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非警务事项(即公安无管辖权限的各类群众报警事项)占用了大量的警力和警务资源,不仅给基层派出所带来了沉重负担,还不能为群众有效解决问题。

  没有打错的热线,只有顺畅的对接。2023年起,嘉兴把12345、110与基层智治平台三方一并贯通,形成互联互通的闭环“铁三角”。通过“民声一键办”畅通了“民声”事项收集、流转、推送渠道,推动源头性治理。

  图片来源共享联盟嘉兴

  城市之治,千头万绪,关键要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智慧,在履职尽责中梳理经验,在举一反三中完善机制。这些年来,从“闻风而动、接诉即办”,一个诉求一个诉求地解决;到“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主动发现并打包解决一类问题,嘉兴城市的治理姿态更加主动,问题导向更加鲜明。

  在“民声一键办”中,在一个个“诉”与“办”的互动中,城市治理水平拾级而上。

  不同的治理主体、不同的治理结构、不同的治理内容,导致城与乡,也要各念各的“治理经”。

  2013年以来,为解决社会问题增多、矛盾纠纷多发等困扰,桐乡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在高桥街道越丰村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实践。越丰村建立“一约两会三团”的治理模式,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先后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等党和国家层面重要文件,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共享联盟嘉兴

  没人没钱没资源的万人老社区,怎么“拉大车”?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提供了创新解决思路——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10多年前,社区从基层治理“黑榜”变成了全省、全国各地学习考察的“目的地”,每年有上百批次学习考察团“上门取经”。

  “大事一呼百应,急事有呼必应,难事未呼先应”的深刻实践,一定意义上,在“解民忧”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刻具体的党性教育过程。也正是在应对急难险重、啃硬骨头的高强度锻炼中,基层队伍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城市治理的宝贵中坚。

  管得好——

  如果是“管得了”是对城市基层治理力度的要求,那么“管得好”,就是对基层治理温度的新需求。

  图片来源共享联盟嘉兴

  走进南湖区解放街道菜花泾社区,可以看到不少居民正围坐在小区的3处公共休闲座椅上拉家常,兼具美感和实用性的桌椅,令人眼前一亮。菜花泾社区典型城中老旧小区的缩影,早期规划中没有居民休闲场所,老年人平时为了休憩,经常把旧沙发、旧椅子摆在楼下,既影响市容环境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社区舞蹈队队长朱戟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找到社区,在青鸟社工的帮助下协同解决这个问题。在解放街道,像朱戟这样的主理人共有11个,其中有退役军人、政协委员、学校老师等,人群多样、角色多样、职业多样,代表了社会各领域的治理共同体。

  理顺上面“千条线”,用活基层“绣花针”。面对繁杂的村(社区)工作,南湖区推出“南湖主理人”党群共治项目,旨在挖掘“基层能人”,牵头做好“党员群众想做的事”和“党委政府关注的事”,也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变“一根针”为“一张网”。

  在平湖,也有一个温暖的团队,累计近2万人参与的“幸福合伙人”去年以来,平湖组织动员各类组织、各类群体下沉到村社、网格,推动“党员+社工+志愿者”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基层减负与社区治理双赢。

  图片来源共享联盟嘉兴

  治理效能,决定发展上限;治理能力,关乎稳定大局。只有通过高效能治理,才能确保嘉兴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管得好的基层治理,带来了看得见的平安嘉兴。今年4月,在全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嘉兴上台领取了“平安牌”和“安全发展鼎”。这是嘉兴连续20年荣获省级“平安市”称号,曾率先捧回“二星平安金鼎”和平安中国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这些年来,嘉兴以革命红船起航地的政治担当,全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城乡有变化、群众有感受、城市有温度,让市民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更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继续强化城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既从自己身边找问题,也要从城市大局想问题。

  当最广大的民声被倾听被回应,当更多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发生,一座城市的基层善治必定会进一步积蓄起向上生长的深厚能量。


编辑: 郑宏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