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禾城故事  正文

一片桑叶铺出全国明星村!看海宁这个村如何守住乡愁

2018-05-02 06:48:42 来源: 南湖晚报微信公众号

“中国蚕乡”、“丝绸之村”、“国务院嘉奖令”……上网一搜索“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跳出来的美誉曾在上个世纪名噪一时。层层光环背后,昔日的“明星村”,今天又是怎样一番风景?

一进村,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大片的桑田。这就是蚕宝宝吃的桑叶吧?这么一大片,村里家家户户肯定都养蚕吧?

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村委会主任张晓辉说,这种桑叶,可不是用来养蚕的!这片桑田如今主要的产品是桑葚。仲春季节,绿叶间挂满了青色的桑葚。等它们成熟了,就能办采摘游了,果子还能拿来做桑葚酒。

漫步村道,曾经的“蚕桑第一村”依然举目桑叶沃若,但叩问农家,如今村里养蚕的人家却屈指可数。

一根桑蚕丝织就的村庄传奇,在新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一张蚕种的浮沉与守望

“现在我们全村,已经没有多少张蚕种了。”云龙村党委书记范卫福感慨,从事蚕桑36年的他,对村庄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如数家珍。

“亩产千斤桑百斤茧”曾是云龙村的金名片。一张蚕种传承数百年,不断推陈出新的蚕桑技艺让云龙村在上世纪70年代声名鹊起。从1974年到1983年的10年间,作为名扬中外的蚕桑技术示范地,云龙村共接待过38个国家共85个代表团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个考察团,产自云龙村的蚕丝制品更是出口海外,供不应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云龙村的900多户农民已经基本实现楼顶养蚕,“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富裕生活,令周边村庄艳羡不已。

“90年代初是我们村养蚕的‘黄金年代’。”范卫福回忆,1992年,云龙村养蚕规模达到巅峰,全村饲养蚕种8924.5张,平均一张蚕种产31.8公斤,全村总产茧量达到56.7吨。

“也是在那一年,我家成了‘十万元户’。”64岁的褚进发告诉记者。褚家从打长工到合作社再到包干到户,一门养蚕手艺传承了上百年。上世纪90年代初,家里一年可以同时养8张蚕种,随着蚕丝价格的上涨,到1992年,褚进发一家收入第一次超过了10万元。

刚刚尝到甜头不久,市场经济的大潮就让云龙村狠狠“呛了一口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蚕丝价格大幅下跌,云龙村人纷纷砍了桑树、撤了蚕室,村里产业结构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几年工夫,全村桑田面积只剩下700余亩,饲养蚕种收缩到600余张。产业迎来“寒冬”,云龙村的集体收入捉襟见肘,一度连发村干部工资都成了问题。

本世纪初,云龙村的村民们纷纷转行搞起了生猪养殖、温室甲鱼,腰包渐渐鼓起来的同时,过去“谁家煮茧一村香”的田园风光也渐渐被来自猪棚、甲鱼棚的浊水臭气所淹没。

“这些年来,虽然养蚕的人越来越少,但我每年还留着一张蚕种。”褚进发的子女陆续长大成人,相继离开村庄也远离了蚕桑,但留在乡土的他,依然执著地守望着祖辈的传承。“我也不指望能挣钱,就是不想让传到现在的一根蚕丝断了,要留个念想。”   

一间蚕室的回归与变革

“这里最早都是村里的蚕室,每到初夏,处处都是蚕宝宝‘沙沙沙’吃桑叶的声音。后来不养蚕了,又变成了猪棚,黑臭的猪粪水直接往河里排……”漫步村里的文化长廊,廊下清流中时时有大鱼游过,说起脚下的这片土地,范卫福打开了话匣子。

十多年前,放弃养蚕的云龙村村民转行做起了生猪养殖、温室甲鱼,违章棚舍随处可见,乱搭乱挖屡见不鲜,村庄环境一天不如一天。“记得是在2012年,这里的猪棚和违章搭建把路都挤没了。”范卫福回忆道,2012年、2013年,云龙村连续两年被周王庙镇列为“环境最差村”之一,乌黑的河道散发着恶臭,哪还有当年“蚕乡”的影子。

“三改一拆”给云龙村拆出了一方新天地。短短两年的时间,云龙村拆了50000多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和温室甲鱼设施,同时由党员干部带头对村庄环境整治“大换血”,完成了十几公里的乡村道路和两条主干河道整治清理。2015年,云龙村被评为“海宁市一星级美丽乡村”,2017年,村里拿到了“海宁市五星级美丽乡村”的荣誉,去年,云龙村还被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落(示范村)。

在村庄环境大变革的浪潮中,曾经废弃的蚕室“回归”了。“我们村里现在养蚕的人少了,但养蚕的手艺不仅没有荒废掉,还发生了‘技术革命’。”说着,范卫福把记者领进了村里崭新的全龄智能人工蚕室。

操作员对着主控电脑鼠标点击几下,屏幕上自动调节系统上线的绿灯就全部亮起。随即一台大型水空调就开始“呜呜”地运转起来,才一会,大蚕室内的管道就喷出了水雾。“云龙村的这个智能蚕室已经实现了系统联网远程控制。”海宁市农经局蚕桑技术服务站副站长孙海燕介绍,温室内的水空调、排风扇、伸缩遮阳顶已经通过程序形成了一个系统,只要在电脑或手机APP上设置好某个时间段需要的环境参数,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都可以自动感应跟随外界环境变化实现自动调控,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这个温室培育蚕种。

“看这个APP。”说着孙海燕拿出了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该温室现在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我只要按照需要设置蚕种所在阶段的适宜环境,内外大小两个培育间独立调控,我即使远在外地也可以随时监控操作。”据介绍,蚕种前两眠最为关键,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在成茧过程中的发病率和存活率,通过智能蚕室的培育环境,蚕种能安然地度过前两眠,随后再发到蚕农手中,蚕的死亡风险就大大降低了。目前,这个大约200平方米的智能蚕室能够同时为30户左右的蚕农提供蚕种。一年可以四季不停地培育,冬天没有桑叶供养时,智能蚕室依然可以喂养人工饲料,帮助蚕农完成养蚕结茧。

“我养了一辈子蚕,还没在大冷天里看到过蚕结茧!”褚进发说,“咱有了高科技这个大帮手,云龙村‘蚕乡’的名头依然响亮!”

一个村庄的乡愁与梦想

走出智能蚕室,穿过桑葚田走进了一个大院,门上写着“蚕俗文化园”五个大字。“怎样发扬蚕俗文化,打造具有云龙村特色的乡村旅游,同时保存传统技艺?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范卫福说。

蚕俗文化园由村里投资做先期的基础性建设,将蚕桑文化融入海宁市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开发,结合农耕文化体验带形成了一个蚕桑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区。在体验区,游客可化身蚕农,亲历蚕宝宝从孵化到结茧抽丝的生产过程,也能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蚕茧手工艺品。2009年,云龙村的蚕桑生产民俗作为重要代表性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云龙村被命名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昔日“蚕乡”的文艺复兴之路愈发清晰。

“1号包厢再要一份椒盐桑叶!”路过蚕俗文化园里的“蚕家餐馆”农家乐,一声招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饭馆的“小胖老板”唐徐杰是周王庙本地人,今年37岁,这已经是他经营的第三家餐馆。“我以前开的饭店是纯搞餐饮的,这次我想做有点特色的,带我们本地‘乡愁’的。”唐徐杰告诉记者,去年一次参观蚕俗文化园的经历,让他锁定了自己想要的“乡愁”,“我们是‘丝绸之府’,蚕桑加餐饮,准能搞出大名堂。”

开业不到一年,唐徐杰和他的“蚕家餐馆”凭借独特的菜式已经小有名气。“凉拌桑叶”、“椒盐桑叶”、“桑干老鸭煲”,这些闻所未闻的菜名,如今是慕名而来食客的必点特色菜。“节假日人多的时候,来这里野米饭、烧烤的都要提前预约。更多的还是有些专程跑过来吃饭的,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个家庭。”唐徐杰高兴地说。“我们这里尤其这道‘椒盐桑叶’是游客特别喜欢点的一道菜式,口感清爽,几乎每桌都要点上两份。”没来得及介绍完,唐徐杰又被一声“小胖,加菜!”招呼而去。

“蚕桑是我们的童年记忆,是乡里乡亲的一份牵挂,现在,我们又发掘出了更多的内涵,依靠蚕桑招徕四方宾客,走上了发展周边产业、增加收入的道路。”范卫福坦言。蚕桑早已融入云龙村村民血脉,一根雪白闪亮的蚕丝,一头连着沉甸甸的历史,一头连着这座村庄充满希望的未来。

记者感悟

在采访中,带给记者非常多的感动。云龙村的农民面对新时代的变化没有就此放下脚步,不断转变产业迎接新的挑战,继续向着美好生活追求着。而特色化旅游的发展,是乡村精神的回归。云龙村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化道路来保存自己独有的传统文化,并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特征。

编辑: 顾雨婷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