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湖市林埭镇新庄村一位老人过世了,她过世后,很多人才知道之前5年她的生活都是由一位毫无亲缘关系的“90后”小伙儿照顾的。
过世的独居老人姓潘,邻居们都知道,她这5年来的生活基本上由王国平照料。每天3次雷打不动的看望,送菜送饭、生病送医、房屋打扫、买尿不湿等,谁会想到做这些事的人会与潘阿婆毫无亲缘关系呢?
“我既然管村里民政上的事,那这位特殊的阿婆我就一定要照料好。”
面对赞誉,这位90后的年轻村干部如此回答。
接触特殊阿婆
王国平出生于1992年,未婚。5年前,王国平通过应聘进入村里工作。民政工作很大一块就是与贫困弱势群体打交道,就这样,王国平在深入这个群体的调研中接触到了潘阿婆。
“当时我见到她时就被震撼到了。”王国平对那天的情景记忆深刻。那是一个阴天,王国平在他人的指点下转过了一个桥洞,然后来到了沿河居住的潘阿婆家。潘阿婆居住在一间由村里建造的平房里,吃喝拉撒全都在这一间屋子里。由于潘阿婆身子不好,有严重哮喘,所以不能干力气活,这家里的垃圾非常多,几乎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
“我一定要照顾好她,我不能让她这么生活下去。”王国平暗暗下了决心。
把独居阿婆当作自己奶奶
王国平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改善潘阿婆的生活环境。于是,第二天一早,王国平带了早饭来到潘阿婆的家里,整理并处理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潘阿婆的屋子顿时宽敞了很多。随后,王国平又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并有序摆放其他的东西,小屋这才像一个人住的地方。
“小弟弟,真是太感谢了。”潘阿婆拉着王国平的手说。直到一个多月后,潘阿婆才知道王国平的名字。
潘阿婆行走不便,力气也越来越小。王国平自然也就重点关注她平时的生活起居。每天早上,王国平在家里吃好早饭之后,就会买早点给潘阿婆送去。到了中午的时候,王国平又要到她那里去,除了把垃圾清理掉,还给她送午饭和晚饭。
王国平默默地帮助着潘阿婆,他的事连村里同事都不知道。后来有邻居到村里来开会说起,大家才知道王国平的无私付出。
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王国平在自己照顾潘阿婆的时候,也一直努力着说服阿婆的子女,让他们抛弃以前的恩怨,能够来照顾母亲。但是,王国平的努力收效甚微。
两年前的一天,她的左脚腐烂,王国平才确定她那时就已得了糖尿病,但她一直没有发现与注意。这可不能耽搁,王国平当机立断,跟村里汇报后马上把阿婆送到市区医院,同时联系阿婆的女儿。阿婆的左脚被截肢了,性命是保住了,可留下了残疾。在王国平的努力下,手术后的阿婆进入康复阶段。“这两年的治疗费用都是由她女儿支付的。”王国平说。
但毕竟年龄大了,又进行了截肢手术,潘阿婆上一个月的情况有些不好。出于叶落归根的习俗,潘阿婆要求回家。王国平尊重阿婆的意见,亲自到平湖去把阿婆接回来。
潘阿婆回到家里后,王国平又承担起了照料的重任。此时阿婆已经大小便失禁,王国平专门请了一名护工来照顾,毕竟他做这些不方便。可是护工做了半天就逃掉了,于是,这任务还是压到了王国平身上。
潘阿婆的状态越来越差,王国平每天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林埭镇政府相关领导讨论后决定,将阿婆接到敬老院居住,即使身故的话边上也有人。可是就在工作人员准备这些事宜时,潘阿婆在王国平的照料下静静地走了。
“5年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王国平料理完阿婆的后事,“说实话,心里真的感觉到一阵空了。”说到这里,王国平哽咽了。
“我希望身边不要再出现这样的老人,但如果遇到了,我还是会这样做的。”王国平坚定地说。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