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禾城故事  正文

连续6年!海宁奶奶每年亲手做一万份月饼免费送人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烨婷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9月6日讯(记者 沈烨婷)临近中秋,是沈月娥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每年这个时节,她就会从早忙到晚,把一盒盒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送往敬老院里,送到环卫工人的手中。

  和面、揉面、擀皮、配馅、烘烤……弹性十足的面团经由数道工序加工,便成了一个个喷香的鲜肉月饼。9月5日,记者来到海宁市区水月亭小区,75岁的沈月娥正在家里和两个老邻居一起忙着做月饼。

  6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客厅变成了大厨房,一间居室里堆了好几箱食用油、面粉和食品袋。3个70多岁的奶奶们分工有序,沈月娥负责包月饼,其他两人就负责送烤箱、装盒。

  “肉月饼一定要吃得热乎。”这段时间,凌晨4点,沈月娥就已经早早起床了。上百个月饼一一包好,送入烤箱,再马不停蹄地送到敬老院,交到老人们手里,那月饼还是热乎的。今天上午,沈月娥就已经送出了200多份。

  月饼虽然免费,品质却不“打折”。“面粉、粮油都是我去大超市里买的,猪肉都是挑最新鲜的品牌猪肉。”这件事上,沈月娥格外严肃,“我自己亲手做的月饼,一定要让大家吃得放心。”

  “他们看到我就知道,中秋节快到了。”去周围的几个敬老院,沈月娥早就熟门熟路。有些老人90多岁了,记不清沈月娥的样子,但记得肉月饼的味道,“吃了好几年,外皮很酥软,好吃。”

  一口肉月饼,皮酥汁多。这份手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成的。“我20多岁的时候,就在海宁食品厂做糕点师。”桃酥、面包、糕饼……各式各样的糕点,沈月娥都不在话下。

  “后来年纪大了,退休了,孙子、外孙女也都长大了。”10年前,沈月娥彻底闲了下来。但是做糕点这个爱好,她却一直没放弃。孝顺的孙子就给奶奶买了烤箱、烤盘、擀面杖等工具。于是,沈月娥又像以前一样,空了就进厨房做糕点。

  一开始,沈月娥只是把自己做的糕点、月饼送给小区里的老人。2012年,孙子给奶奶提了个建议,中秋节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月饼。这个建议让沈月娥一下子来了劲。“月饼适合老人吃。中秋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就给他们送个祝福吧。”

  这一坚持就是6年。赠送的范围,也从原来的海州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扩散到建材市场附近的老年公寓,水月亭的养护院,还有来往的环卫工人和医院的看护工人。更让沈月娥充满干劲的是,儿女们都很支持,不仅出钱赞助,还开车帮母亲去送糕点。2014年,沈月娥还被评为“十大海宁好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沈月娥多了个“月饼奶奶”的别称,她的善行还感染了身边人。“看她这么有爱心,我们也想帮忙做点事情。”王金云和几个老邻居常常会上门帮忙,几个人说说笑笑、配合默契,一点也不觉得累。

  “今年我花了5万元买食材。”6年里,沈月娥平均每年都要送出10000多份月饼。这些费用一部分来自沈月娥的退休工资,更多的是儿女的无条件支持。

  “到85岁吧。”沈月娥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希望能将送月饼这件事情再坚持10年。“如果85岁,我身体还行,我还想送下去。”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