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禾城故事  正文

这位海盐人用80册家庭档案讲述40年泛黄回忆

2018-09-07 07:18:3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徐张赢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9月7日讯(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徐张赢)如果用一种方法将泛黄的回忆串联,你会怎么做?

  在海盐,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用家庭档案全面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普通家庭的变迁史。9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海盐县城区的朱琴芬家中,十平方米左右的书房柜子里,整齐地堆满了她用四十年时间珍藏的各类物件。

  医保资料、景区门票、工资条、票据、照片、证件……朱琴芬用牛津档案盒将它们分成十几个大类,每一份资料旁都认真写了摘要。目前,朱琴芬已整理编排了80册左右的家庭档案,近万件资料。

  “这是我小女儿出生时的手牌,这是我先生出席各种会议的证件,这是家人朋友写的信件……”翻阅着一册册档案,朱琴芬的思绪一下回到从前,“当时只是想着老了能有东西看看,所以都留下来了。”

  2008年,朱琴芬无意中从海盐县档案局得知,当时海盐还没有人做过家庭档案。想起自己保留的点点滴滴,朱琴芬立马尝试着将家中的物件和照片编排成册。在档案局的帮助下,朱琴芬花了半年时间,整理、分类、标注、装裱……

  “最珍贵的还要数我先生的工资条。”朱琴芬缓缓打开一叠泛黄的纸条回忆道,79年、80年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只有二十多块钱,日子过得紧巴巴,90年代以后两人的日子才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如今,虽然不再有工资条,但账上的工资比四十年前翻了300多倍。 

  朱琴芬和先生的结婚照

  朱琴芬的家庭档案中还收藏着不少票证和老照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生活和生产资料必需品,都实行凭票限量计划供应。每逢过年,为了采买到满意的年货,一进腊月,百姓们天不亮就会赶到商店门前排起长队。”朱琴芬说,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各种副食品不再凭票供应。

  照片中是女儿和家里购置的第一台电脑

  从家庭第一台金星牌17寸黑白电视机到46寸彩色液晶电视机,从无法连网的笨重台式电脑到笔记本、平板电脑,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从寄递书信到视频对话……档案中一张张小小的粮票、一封封手写的家书,承载着朱琴芬和家人并不遥远的记忆。

  朱琴芬的用心,留住了被时间抹去的城市印记:女儿最爱去的乐园搬去了新地方,建起了不少新的游乐设施;先生工作过的小学改建变成了幼儿园;一到暑假就人满为患的游泳馆变成了图书馆……

  如今,朱琴芬的外孙女出生了,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朱琴芬也学会了建立电子档案册。“希望这些照片和资料能一代代传下去。”

  朱琴芬的家庭档案,不仅仅是她一个家庭的档案,更是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变化的见证与缩影。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