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禾城故事  正文

改革开放看嘉兴丨朱金松:我是一员年轻的老将

2018-11-20 09:16:5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杭徽

  开栏的话:

  40年,弹指一挥间。

  改革开放,给嘉兴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留下了日久弥新的故事。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选择了十个人、十件事、十本账、十座地标。

  一起回望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地标,曾在嘉兴大地上留下怎样坚实的印记。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我们的报道里,这些人既杰出又平凡,这些事既宏伟又细微。

  其实,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同行者、见证者、受益者。愿我们的笔尖和镜头,能带给你回望的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今起,浙江新闻嘉兴频道推出《波澜壮阔40年 改革开放看嘉兴》栏目,敬请垂注。

  【人物名片】

  朱金松,生于1948年,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1982年电大毕业,先后任嘉兴钢铁厂副厂长、厂长。1998年临危受命,担任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总经理。20年来,带领加西贝拉及其所在的华意压缩,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冰箱压缩机行业龙头企业。朱金松是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嘉兴市人大代表。

  受访时,朱金松自谦:在行业内,他只是一员老将。

  称老,一是因为年龄。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全样本报告曾对包括格力电器董明珠、美的集团方洪波等在内的全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数据进行过统计,包括40后1人,50后11人,60后23人,70后27人,80后3人。这其中唯一的40后,就是朱金松。

  二是因为资历。他下过乡、插过队,做过钳工、车工,当过老师,任过国营大厂的副厂长、厂长,如今担任着上市公司的董事和总经理。

  但朱金松这员老将,却一点不服老。

  比如他干劲十足不输年轻人。在外,最多一次一天飞赴3个国家,谈收购、拓市场、签订单;在家,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到岗,一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

  比如他坚持创新敢为人先。加西贝拉的压缩机研发制造技术,至今保持全球领先,是唯一一家向全球十大品牌冰箱供应压缩机产品的企业。

  在朱金松看来,所有一切都归于平凡的一句话:“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不能辜负这个好时代。”

  加西贝拉新厂区

  “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的我”

  人生,三十而立。

  1978年,刚满30岁的朱金松听到一个改变他一生轨迹的消息——恢复高考。

  彼时,他正在嘉兴钢铁厂当一名车工。和当时的大多数城市青年一样,此前,他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再从农村辗转回到城市的曲折道路。

  不过,那时的他就算生活再艰苦,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在其位,谋其职。“从木工、电工,再到钳工、车工,我技术还行,厂里有点难度的东西都会让我做。”朱金松回忆说。

  一步一个脚印,朱金松认真地学着,一丝不苟地干着,但他心里始终有个梦想:“就想上个大学,学得再专业一些。”

  1979年,朱金松经过一年的努力准备,成为嘉兴电大第一届机械专业的学生。三年后,他以一个“三好学生”的身份毕业,并回到钢铁厂。在大力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新理念下,1985年,朱金松被提拔成为钢铁厂副厂长。

  挑战也接踵而至。朱金松至今清楚地记得,组织上以一个特别的承诺下达“死命令”,“能把炼钢项目搞起来,你就做厂长。”但事实上,那时的钢铁厂离“炼钢”还有很长一段路。

  困难吓不到朱金松。向嘉兴冶金机械厂学熔炼技术,到嘉善天凝镇废旧钢铁市场找原料,赶往上海、杭州找资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年多时间,朱金松最终将一个专门捡拾“边角料”的轧钢车间建设成了一个融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钢铁厂。

  非但如此,他更与当时的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合作,建设成了炼钢、开坯、轧钢一条龙生产线。后来又成功收购兼并嘉兴第二冶金厂,成立钢铁公司,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朱金松激动时会不自觉的攥紧拳头。在他看来,改革开放给他带来了新人生,自己的思想、眼界、心灵在每一次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中不断接受洗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之一新。他说:“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的我。”

  “只有专注才不会被辜负”

  人生总是充满曲折。

  1998年,一纸调令将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朱金松,与加西贝拉、与冰箱压缩机捆绑在了一起。

  1998年朱金松刚到加西贝拉(第一排右三)

  现在,大多数人会称这次调动为“临危受命”。但实际上,朱金松是在质疑声中赴任的。“当时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完全不懂冰箱压缩机的外行。”朱金松回忆道。

  加西贝拉公司,自1988年12月在嘉兴王店镇成立就备受关注。全省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全套引进意大利阿斯贝拉生产线、利税超亿元……即便因深陷“三角债”,1997年企业陷入危机,加西贝拉头上的光环依然闪亮。

  甫一掌管这家“明星”企业,朱金松就认准一条:必须扎进自主创新的洪流。1999年,刚到加西贝拉没几个月的朱金松就力排众议,硬是挤出资金建起企业技术中心,并大幅提高技术人员的奖金绩效。

  随后,朱金松带领技术人员开始论证压缩机吊簧改座簧技术。“当时吊簧技术是引进的,虽然很多人清楚它存在的缺点,但却不敢做出改动。”朱金松说,半年多时间里,他几乎和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凭着自己机械专业的功底,边学、边改、边论证,最终拍板改造生产线,并选定压缩机座簧技术。

  天道酬勤。新产品故障率大幅降低,噪音明显减小。成功在洋技术头上“动土”,朱金松不仅打破了大家对国外技术的迷信,也成功将自主创新的意识树立为加西贝拉的最高价值导向。

  2001年,加西贝拉的经营形势日趋向好,首次实现国内行业产销总量、产品性能、经济效益三个领先。效益好了,钱多了,不少人开始游说朱金松,不如把钱投到赚钱更快的地方去。

  面对诱惑,朱金松再次排除杂音,力推加西贝拉“二次创业”。他一方面,新扩建厂房,扩大产能;另一方面,投入巨资加大技术研发。

  数据显示,从2002年起,加西贝拉每年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都保持在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则一直保持在50%以上。

  2002年加西贝拉二次创业启动会

  此外,加西贝拉压缩机产品主要性能指标COP值从1.0上升到2.2,成为全球行业标杆;产品重量从11公斤下降到4.8公斤;产品规格也由一种引进机型发展到六大系列、400多种完全自主产权产品。

  创新赢得市场。截至2017年,加西贝拉已连续17年实现国内行业内产销总量、产品性能、经济效益3个领先,出口连续12年国内行业第一。今年上半年,加西贝拉及其所在的华意压缩机,总产销量分别达2591万台、2609万台,同比增长7%、11%,冰箱压缩机全球市场份额超20%,稳居全球第一。

  现在,加西贝拉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被更广泛认同。曾经的全球行业超级大佬、冰箱压缩机的“父辈”、“祖辈”,丹麦Danfoss、意大利ACC、巴西恩布拉科等,先后抛出“橄榄枝”,希望成为加西贝拉的“一员”。

  “30年只做一个产品,加西贝拉用成功证明了,只有专注才不会被辜负,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始终立于不败。”朱金松说。

  冰箱压缩机生产线

  【记者感言】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我。加西贝拉是应时代而生,是改革开放之花结出的果实。”朱金松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企业家代表。他和那一代的企业家一样,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坚守实业、聚焦主业,用实干改写了个人和企业的命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与繁荣;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最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改革推动者和创新实践者,为后代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