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 禾城故事  正文

改革开放看嘉兴丨沈咬荣:咬定创业不放松

2018-11-22 07:14:4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沈鑫 沙智萍

  40年,弹指一挥间。

  改革开放,给嘉兴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留下了日久弥新的故事。

  站上新的起点,我们选择了十个人、十件事、十本账、十座地标。

  回望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地标,曾在嘉兴大地上留下怎样坚实的印记。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我们的报道里,这些人既杰出又平凡,这些事既宏伟又细微,这些岁月既绚烂又日常。

  其实,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同行者、见证者、受益者。愿我们的笔尖和镜头,能带给你回望的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近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嘉兴频道推出《波澜壮阔40年 改革开放看嘉兴》栏目,敬请垂注。

  【人物名片】

  沈咬荣,男,海宁市许村镇荡湾村村民。 1983年他联合本村15名农户创办了海宁市第一家联户企业——荡湾村联合纺织厂。

  3台二手木机,不足9000元的集资。1983年,在海宁市许村镇荡湾村的几间旧瓦房里,村民沈咬荣联合15户农户共同办起了海宁市第一家联户企业——荡湾村联合纺织厂。

  一晃眼,35年过去了。虽然荡湾村联合纺织厂已不复存在,但家纺产业却在许村镇乃至整个海宁市生根、发芽,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的吹拂下,体制坚冰开始消融,历史开始小心翼翼地转向。

  在码头上跑运输、穿江过河的沈咬荣嗅到了改革的气息。“地少人多,搞农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沈咬荣回忆说,那个年代的荡湾村很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分,一年到头收入才100多元,许多人家里的米只够吃上半年。

  穷则思变。个体经济的“种子”蠢蠢欲动,急待破土。

  1983年,刚过农忙的一个傍晚,沈咬荣和附近的15户农户碰了头,大家掏出所有的积蓄,决定联合办厂。

  沈咬荣在海宁市许村镇一次个私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图中)

  办什么厂,是个难题。许村镇属于一个半粮食作物、半经济作物的地区,经济作物又以络麻、蚕桑为主,千百年来,家家种桑、户户养蚕,缫丝、织布是每个农村妇女的主业。一番合计下来,众人都觉得,纺织厂是个不错的选择。

  更幸运的是,沈咬荣打听到杭州红雷绸厂正在更换机器,准备淘汰一些老设备。“我们带着现金,摇着船去杭州买了3台木机回来。”有了这3台木机,工厂终于可以办起来了。

  同村有织布经验的妇女们成了第一批工人,稍懂点机械的年轻人做了检修员,沈咬荣在大家推举下担任了厂长,负责日常的生产和经营。这一年,沈咬荣50岁了。

  咔嚓咔嚓,轮子转起来,3台木机响起来。“一开始我们的生产环节不完善,只是给村办企业做加工,主要生产被面。沈咬荣说,效果还是出人意料,木机一个月运转下来,竟赚了几百元!

  “几百元在当时真的是天文数字!”沈咬荣说,在当时,农村一个成年人出工一天最多赚8毛钱,一个月全勤也就赚20来块钱。

  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咔嚓咔嚓”的织绸声却让当时不少干部隐隐不安:“这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让其生,还是让其死?”

  由此,荡湾村联合纺织厂在当地引发了一场关于个私经济的大争论。可也有开明的干部,当年许村镇党委书记凌荣华就是代表人物:“它可以让农民富起来,又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提供税收。何必去制止呢?”最终,一种“不反对”的态度占了上风。

  1984年春天,国家层面的“一锤定音”,也给沈咬荣们吃下了“定心丸”。这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明确地把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分散生产联合供销的家庭工业和个体企业划入乡镇企业的范畴,各类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从此,“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企业形态浮出水面,也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写入了中国经济史。

  1984年,荡湾村联合纺织厂正式被政府批复,注册了海宁市首张联户企业的营业执照,同时还办理了全市首个联户企业的银行账号。

  备受鼓舞的沈咬荣干劲更足了。1985年,通过银行借款,厂里的织机增加到了9台,配齐了整套的生产流程。

  拓展市场销路成了首要任务。“我坐火车,跑了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好几个地方。”沈咬荣拿着厂里的几块样布,靠着两条腿,去一家家公司敲门,一个个商场推销。

  1992年,许村被面市场开业。

  付出总会回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沈咬荣和上海奉贤区的一家贸易公司对接上了。由于质优价廉,贸易公司很快在厂里下了订单。至此,荡湾村联合纺织厂正式打开市场。

  荡湾村联合纺织厂的16个股东最先富起来了。年底分红,沈咬荣买了16台14寸的黄河牌彩电分给股东们,当时这台彩电售价1020元。

  致富的强烈渴望喷涌而出。荡湾村联合纺织厂的成功在静谧的乡村投下了一颗“炸弹”。一时之间,荡湾村乃至许村镇的农民家家户户买织机,做起被面加工,“家家织机响、户户卖布忙”。

  1985年,许村成为嘉兴市首个产值“亿元镇”。

  紧邻许村镇的许巷乡和沈士乡也学习许村做法。截至1986年底,3个乡镇共有联户、个体企业1636家,从业人员11671人;家庭工厂合计工业产值9913万元(占全市的64.91%),占3个乡镇工业总产值23231万元的42.67%。

  出人意料的是,在一片形势大好的环境下,荡湾村联合纺织厂却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难题。“当时四十几名工人,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回家给自家干活。”沈咬荣说,员工内部管理不善加上外部环境竞争激烈,荡湾村联合纺织厂陷入困境。

  1987年,沈咬荣决定从荡湾村联合纺织厂辞职。由于荡湾村联合纺织厂日常的生产、经营都由沈咬荣负责,沈咬荣辞职后不久,纺织厂便解散了。回家后的沈咬荣,买入了一架整经机,办起了个体家庭作坊。

  纵使荡湾村联合绸厂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它迈出了海宁“四个轮子”一起转的第一步。如今,沈咬荣家的机器还一直在响。和许村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机器的运转带来了楼房、轿车,这个曾经穷苦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海宁最富裕的地方之一。

  【记者感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5年前的那个夜晚,荡湾村的16个村民,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他们这个决定,会对许村镇乃至海宁市的家纺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沈咬荣等人为代表的第一批闻风而动的探路者,为海宁开启了一扇个私经济的大门。

  虽然,“荡湾村联合纺织厂”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年轮里,但沈咬荣等人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精神却从未褪色,也永不会褪色。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