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桐乡市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活动中去,走“群众路”、架“连心桥”,不断提高党员群众融洽度。在“大走访”的过程中,大家都找准了哪些问题?提出了怎样的应对之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口述:桐乡市洲泉镇党委书记姜伟国
记录:周志鹏 陈森强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晴
来到洲泉镇任职党委书记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说实话,主政这座桐乡乃至浙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内心的压力不小。但不管千难万难,我都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那就是积极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排忧解难。因此,自从“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活动开展以来,我在走访农户的同时,也将很多精力放在走访企业之中,希望能多听听企业的想法、了解企业的困难,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
今天下午,我来到新凤鸣集团走访。事实上,无论是以前在市经信局任职的33个月期间,还是到洲泉工作以后,其实自己去桐昆、新凤鸣的次数都比较多。但每次来,企业都会反映最近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新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坐在办公室里,是永远都感受不到企业发展最真实的脉动。只有走进企业,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今年我们开工建设了年产120万吨智能化、低碳差别化纤维项目,这一项目对新凤鸣非常重要,在电力供应上需求也比较大。为此,我们同步启动建设了中欣110KV输变电工程。但项目在架设铁塔的时候,仍碰到少数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希望镇里能帮忙协调。”一落座,新凤鸣集团执行总裁沈健彧就向我“诉苦”。看得出来,沈健彧非常着急,铁塔线路不通的话,就意味着新项目建成后也无法投产,这可是一件影响企业发展的大事情啊!
对这件事情,我之前也有过了解。在洲泉境内,线路铁塔建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岑山村的两处铁塔,需要占用村民的农田,而那时候村民对相关政策不太了解,导致不理解、不配合。8月中旬的时候,我借助“大走访”的机会,一户户地上门走访,耐心解释政策,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目前,涉及洲泉境内的铁塔建设进展顺利,但线路铁塔还需要经过其他乡镇,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
“沈总,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我马上去协调,争取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听到我的这个表态后,沈健彧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看到企业家笑了,我的心里也感到十分开心。也让我明白,“大走访”重点不是看我们说了什么,而要看我们做了什么。
离开新凤鸣集团后,我马上赶到桐昆集团。这两家桐乡乃至嘉兴的大块头企业距离非常近,所以,我也习惯一次性地走两家企业。毕竟,走访也要高效率,多去企业走走看看,总能了解到一些问题。
问题和困难,都是普遍存在的,关键要看我们平时有没有善于去发现问题。桐昆集团总裁许金祥告诉我:“之前,企业在历史遗留问题、当前项目建设和未来发展等3个方面存在一些困难。现在,困扰企业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当前和未来的问题上,还需要党委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对桐昆当时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十分了解。2015年之后,桐昆恒通厂区和北道桥港之间的土地由于控规问题无法利用,导致恒通项目附属工程无法办下房产证和土地证。后来,我在走访的时候,了解到这个问题,便马上协调相关部门,并将这一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并得到顺利解决。目前,规划已经做出调整,企业很快就可以办理房产证和土地证了。
在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作为亲身经历者,我感受十分深刻,也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仅仅要关注企业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问题,更要用心去关注那些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一定要下大决心,相信只要敢抓敢管,就总能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
至于未来,桐昆确实也面临不少的困难。“我们有对泡沫厂、纸管厂等3个配套工程进行搬迁整合的想法,但是可用的土地却捉襟见肘。”听完许金祥的介绍后,我当即建议他们:可以努力将这3个项目打包整合一下,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那样的话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要素支撑。申报过程中,洲泉镇里也会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加以指导。
在桐昆的走访,让我感到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在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企业家以加快技术改造驱动转型的欲望特别强烈,上马的都是技术高端、产品先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忧的是,土地、环境、能耗等要素资源却越来越紧缺,不少好项目由于这些原因无法落地。而这,正是自己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期待通过“退散进集”,可以腾退出更多的低效用地,满足高端项目的用地需求。
“大走访”,不仅要走大企业,对中小型企业也要多关心、多支持。一个月前,洲泉工业区永兴北路一带的12家企业向我反映,由于基础设施破坏,离河道较远,每逢暴雨厂区的积水就很多,带来不少损失。了解到情况后,镇里便决定在河边再造一个水闸。
在恒茂化纤厂区内,企业负责人张惠根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一张此前台风来临时,厂区被淹的照片,一旁的凤凰纺织、伟杰包装等企业负责人同样也是感慨深刻。当我告诉他们,目前水闸的毛坯已经造好了,预计9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的时候,企业家们纷纷叫好。我知道,他们此时是真心真意为党委政府叫好的。
南庄村四组庙西埭,横穿科洲公路的那条人行道如今怎么样了?我一直都很牵挂,临近傍晚时分,便决定再去南庄村看一看。在此前“大走访”的时候,李卫东等不少村民告诉我,那条人行道设计得很不合理,车从南面过来上坡很陡,而车从北面开往南面要经过一段下坡路,人行道就差不多处于上下坡的交汇点,因此无论是司机还是村民的视野都很不好。这几年来,该路段已经发生了好几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了。这让我感到很揪心。
这次再访南庄村的时候,我再度表态,镇里会牵头,灵活地将这一路段人行道改造马上纳入工作日程,并在9月份完成人行道的改造工程。听到这句话后,村民们连连点头了。
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思考是十分深刻的。一条人行道,因为规划设计得不合理,便会给群众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可能会让群众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大到一条路乃至一座城镇呢?我们在抓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谨慎决策,努力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同时,碰到了问题,一定要按照“事不过夜、案不积卷”的要求,千方百计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全力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总之,一定要让群众满意!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