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9月9日下午2点,从徐志摩旧居传出一阵阵纯美动人的天籁之音。
这动人的天籁之音从何而来?不少游客寻声而去。当天下午走进徐志摩旧居“安雅堂”,可以看到8名外国友人正手持合唱本慢慢浅唱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他们是谁?据了解,这8名外国友人正是来自徐志摩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是徐志摩的“学弟们”,也是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成员。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有何来头?据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是一个拥有600年历史的合唱团。
每年,合唱团都在英国的皇家艾伯特音乐厅进行的圣诞音乐会。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除了英国境内的演出,合唱团还定期远赴全球各个地方进行演出。他们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厂牌,通过录制唱片,将自己的歌声散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参观徐志摩旧居
当天,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研究员王子岚和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内务财长菲利普·伊萨克Philip Isaac带队这8名学生来到徐志摩旧居进行参观交流。
“这就是志摩?” “是的,这是一个雕像。”走进徐志摩旧居,院子里的徐志摩的脸部雕像就引起了“学弟”们的注意。
随后,他们走进一个陈列馆,详细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旅欧生活等一系列故事。在参观中,他们尤其关注徐志摩旅欧经历,了解徐志摩如何将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相结合的。
旧居合唱《再别康桥》《茉莉花》
最后,在“安雅堂”,由英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博领唱,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8名学生合唱,首先合唱《再别康桥》。
之后,这8名学生还合唱了英国民谣《罗梦湖》,全称罗梦湖的美丽湖岸,是一首著名的苏格兰传统民谣。
最后,他们还合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为什么会选择这两首曲目进行合唱呢?
主要原因是:今年1月26日,中国春节前夕,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发布了最新音乐专辑《再别康桥》。专辑收录了19首曲目,其中包括两首中文歌曲,分别是《再别康桥》及《茉莉花》。这两首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成立500年以来,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中文曲目。
而这张音乐专辑《再别康桥的》主打曲目就是《再别康桥》,曲作者是英国著名作曲家约翰•拉特。尽管徐志摩的这首诗已有多个流行的谱曲版,但这张专辑收录的是这首诗第一个主流古典乐曲版。
因此,这两首是最能代表国王学院与中国之间的友谊的曲目,也让全球音乐爱好者听到国王学院录制的动人乐音。
赠送河畔青柳的树皮
合唱后,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内务财长菲利普·伊萨克Philip Isaac向海宁赠送了从英国带过来的一块树皮。
据了解,这块树皮正是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中所写到的河畔众多青柳当中,其中一棵的树皮。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康河边有很多青柳,目前有一棵青柳内部已腐朽,整棵树木将死,为了纪念,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从柳树上取下一块树皮赠与海宁。
此外, 菲利普·伊萨克还赠送了《再别康桥》音乐专辑以及由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整理出版的《徐志摩诗歌集》。
徐志摩旧居则向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回赠了《徐志摩的日记》。“太神奇了!”菲利普·伊萨克拿着志摩厚厚的日记,几名学生围上前观看,大家一页页翻阅着,直言这是不可思议的礼物。
深入了解志摩
朱利叶斯·哈斯韦尔(Julius Haswell)是此次前来参观的8名学生之一。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法律专业,受父亲影响从小热爱音乐,后加入合唱团。
朱利叶斯·哈斯韦尔说,虽然我们没有见过徐志摩先生,也是不同时代的人。但其实徐志摩在剑桥所经历的,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比如《再别康桥》诗歌中所写的划船、散步等学生生活,都是相近的体验。徐志摩是一个国际化诗人,他把英国社团和中国学术界、文学界的人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很多鲜活的作品。
雅各布·帕廷顿(Jacob Partington)也是8名学生之一,攻读音乐。他从小出生在音乐世家,从小受到浸润,现在合唱团中唱男高音。
雅各布·帕廷顿说,参观徐志摩旧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通过参观,我们亲眼所见徐志摩诗歌和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对我们理解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有了更真实的感受。而志摩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也更加丰富立体。
作为带队老师,菲利普·伊萨克说:当时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就读期间,他就希望把英国的文化思想带到中国,今天,我们把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带到海宁带到徐志摩旧居,也是希望加强中国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徐志摩的母校国王学院和徐志摩的家乡海宁的友谊。
对于徐志摩,他说,徐志摩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也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他把中西方文化、文明和思想融合在一起,在我们沿路访问的过程中,一直在被感染和折服,也促使我们沿着他的路走得更远。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