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宁,“同心教室”暑期托管志愿服务项目已悄然成为统战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的闪亮“金名片”。8月13日下午,海宁盐官镇联农村的紫苏基地,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二十多名孩子穿梭在绿意盎然的紫苏田间,用剪刀剪下紫苏枝,细嗅其独特香气;在展示馆里,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了解紫苏从药食同源到文化象征的千年历史;礼堂大教室内,孩子们动手制作紫苏锤,品尝紫苏特饮,亲身感受这株小小植物的千变万化。
随着“探索紫苏奥秘 体验农业文创”研学活动的结束,盐官镇第三期同心教室“小候鸟”夏令营画上了圆满句号。今年的同心教室于7月16日启动,不但扩大了开放范围,首次将困难家庭、特殊儿童纳入其中,同时也打破了固定场所限制,升级为了移动课堂,让孩子们有机会走遍的盐官的经典打卡点。
在桃园村郑袁记非遗体验馆,孩子们亲手制作堰兢糕,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走进丰士村陶瓷馆,一行人尝试拉坯塑形,感受泥土在指尖的流转;探访盐官古城-潮乐之城,小游客们深度领略了盐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参观城铁基地,大家沉浸式了解现代交通的便捷与发展……流动教室的跨越式课堂,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艺术创造和历史文化等能力,在人生的成长路上迈出了多个第一次。
“以前暑假只能待在出租屋,这里认识了好多新朋友,还知道了盐官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做陶瓷,虽然有点难,但特别有意思。” “谢谢叔叔阿姨,每次来都能学到新东西,还收获了礼物。”结业课上,孩子们对夏令营的结束恋恋不舍,和刚认识的小伙伴依依惜别。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向小候鸟们赠送了实用的文具礼包、清凉电扇,欢声笑语承载着祝福,将陪伴他们一路成长。
“同心教室连续举办,核心目标就是解决部分家庭的暑期看护难题,同时为新市民子女、小候鸟、困难及特殊家庭儿童搭建一个安全、有益、融合的学习交流平台,让他们在盐官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盐官镇党委委员叶杰介绍表示,从现场的反馈效果来看,活动的积极成效清晰可见。未来,海宁市将继续整合全市各镇街道统战资源优势,深化移动课堂模式,拓展更多元的研学路线和内容,让同心教室惠及更多孩子,成为他们人生成长的温暖一站。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