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大力弘扬和践行!永葆“勤善和美”的优秀人文基因

2019-09-06 06:07:00 来源: 嘉兴日报

  人文精神镌刻着一个地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渊源,所展现出来的是独特的历史底蕴、现实风貌和未来愿景。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表述语中的“勤善和美”,既是对嘉兴人文渊源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嘉兴人性格特质的鲜明概括,既是对嘉兴历史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又包含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和展望。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就要永葆“勤善和美”的优秀人文基因,引领和激励全市人民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勤善和美”,短短四个字,把嘉禾大地的优秀文化基因提炼为具有穿透力、引领力的活的传统,贯穿了嘉兴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勤”代表了嘉兴人不怕吃苦、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和价值取向,传承7000多年前的马家浜先人克勤克俭的文化传统,嘉禾大地从古至今“农夫勤耕、工商勤业、士人勤读、官员勤政”。“善”意味着人心向善、从善如流、行善积德,从开中国善书先河的《了凡四训》,到今天以吴菊萍、陈怿为代表的众多“最美嘉兴人”,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善的基因。“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相处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这既与嘉兴人包容性强、讲规则、讲和谐的性格品质相契合,更体现在嘉兴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示范市的当代实践中。“美”代表了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向往、热爱与追求,地灵则人杰,嘉兴自古文化璀璨、风华绝代,今天更是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地方,是全体人民携手奔向美好生活的乐土。

  勤为根本,善是本质,和为核心,美是目标。早在2012年“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中,“勤善和美”就被广大市民推选为当代嘉兴人的共同价值观。时隔多年,在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提炼和宣传活动中,经过八个多月广泛征集、深入讨论、反复比选,“勤善和美”再次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表述语。这充分说明“勤善和美”最能体现嘉兴人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渊源,它与“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一脉相承,用嘉兴人特有的地方文化语言生动诠释了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在嘉禾大地深入人心。回顾过去,嘉兴在“勤善和美”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目标追求变成现实图景;放眼未来,加快推进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打造以一体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我们依然需要将“勤善和美”的价值追求不断外化为行为自觉。

  当前,嘉兴高质量发展使命艰巨。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要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的路上爬坡过坎,“勤”的精神必不可少,只有奋力拼搏才能赢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更大成就;实现文明素质高质量,要把文明城市创建向全市域推广,“善”的元素不可或缺,善良是文明的基石,引导人心向善,将有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域化目标的实现;把握“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与兄弟城市各扬所长、美美与共,“和”的理念至关重要,只有增强共赢意识,才能加快消除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促进资源要素通畅流动,打造以一体化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要打好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翻身仗,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目标昂首挺进,这意味着“美”的目标要永记心间,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此之时,尤其需要嘉禾儿女永葆“勤善和美”的优秀人文基因。倡导“勤”,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嘉兴人优良传统和价值取向,让“业精于勤”成为嘉兴人的座右铭;倡导“善”,就是要善于挖掘本土善文化,营造人心向善、从善如流、行善积德的良好氛围,践行千百年来嘉兴人固有的优良传统;倡导“和”,就是要激活嘉兴自古以来就有的“和”的基因,从“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古训中汲取养分,涵养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相处和谐统一的环境;倡导“美”,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勤善和美”为嘉,“勇猛精进”必兴。“勤善和美”植根于嘉兴悠久的历史、发源于嘉兴灿烂的文化、产生于百姓的长期实践,诠释了全市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嘉兴极为鲜明的精神标识,必将有力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编辑: 肖未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