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了解到,近日,2020年上半年海盐水环境质量“成绩单”出炉,水质与去年同期和全年相比,呈稳步提升态势。据统计,全县8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1个断面达到Ⅱ类水质,6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市控以上Ⅲ类水断面占比达87.5%,同比上升12.5个百分点。千亩荡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今年,结合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县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要求,武原街道根据辖区园区情况、企业数量和问题现状,将金星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作为示范项目建设来推进,并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由5位“85后”年轻干部全程参与整项工作。前期,武原街道生态环境办在金星工业园区检查时发现,园区内某企业存在违建较多、管道乱接等问题。“如果不拆除违建,对后续管道布局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推进都会带来难度。”武原街道生态环境办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由于存在雨污窜管等问题,该企业产生的生活污水最终会通过雨水管道流入河道污染水源。
根据相关工作机制,前期,武原街道生态环境办联合行政执法办对该企业违建实施全面拆除。违建拆除后,企业着手实施工程改造,管道布局等工作也扎实有效推进。“现在厂区内所有违建都拆了,要严格按照前期培训的要求继续推进雨污分流,进一步提升厂区内环境。”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依托《海盐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海盐制定了2020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计划,并结合全县治水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加强长效监管。截止目前,全县4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投资已完成38.3%。列入市对县考核任务的18个生活小区的投资完成率达77.6%。此外,在全县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上,沈荡镇工业园区的投资完成率达65.1%,通元镇工业园区已完成全部投资。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海盐还全面加强水质变化动态监管,通过河长巡河、组织专项检查等加强污染源风险管理,密切关注水质变化趋势。“‘民间河长’制的推出,让市民有更多机会参与并监督海盐生态环境建设。”市民金敏佳说。金敏佳是武原街道的一名“民间河长”,今年5月,她参加了海盐举办的“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培训,并参与海盐开展的“民间河长”巡河活动,对海盐塘南排河段进行巡查。包括金敏佳在内的巡查团成员,一路沿着绿道步行巡查河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拍摄照片。金敏佳表示,现场巡河的形式有助于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所在镇(街道)汇报后,能够督促相关问题尽快解决。记者了解到,目前,海盐开展“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代表巡河监督活动18次,发现问题8个,解决8个,民间力量在加强河道水质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我县还持续推进生态缓冲拦截区建设,提升千亩荡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县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下半年,海盐将继续以水污染防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打好碧水攻坚战,助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