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无需抽水就可种“水下森林”!平湖治水用上“黑科技”

2022-09-22 07:05:03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平湖站

  无需抽水,就可以完成沉水植物的种植,这事可能吗?在平湖沐璟生态科技公司,企业研究了一种名叫“生态界面”的新型材料,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并已经进入市场,大大提高了水下森林建设的效率与成效。

  据公司总经理王丰毅说,该生态界面是利用一些植物纤维和特性的一些改性纤维共同构成,经过独特的配比及制作工艺制作而成。这种生态界面也投放到水体之后,会自动吸附。投放过程中,公司会再投放一些微生物的菌剂。生态界面上的水草结合着微生物,可以把水稻种植当中,退水下来当中,多余的这些化肥、农药、污染物质,进行转化、吸收和净化。同时,对退水带下来的土壤颗粒物进行提前沉淀,确保整个稻田对外的退水,水质更好,透明度更高。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广陈镇的沐璟生态科技公司,寻找这款可以助力于水下森林打造的“黑科技”。面对一览无余的池塘,记者没有看见任何高科技产品的影子,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个种子资源塘,里面大有来头。

  据了解,该公司的资源塘里,共有水生植物储备资源20多种。研究人员根据植株品种的不同性状,挑选约5种沉水植物进行扩繁。其中以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为主,该类植株易存活、耐污染、耐低光照,同时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可以减轻用户后期的水生态环境维护压力。这些选育出来的品种,会与该公司研发的生态界面进行紧密结合。

  “不需要人工插苗,解决了传统工艺种植需要抽干水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了水下森林建设既费时又费力的问题。”王丰毅说,此外,融合产品为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该类生态界面可在水体中稳定约1年时间,待植株完全扎根底泥后逐步降解,大约3年时间全部降解。

  据王丰毅介绍,与传统工艺相比,连带着生态界面一起搬迁的融合产品,只需2至3天就能投入使用,并在水生态修复工程当中,即刻构成健康的自我生态系统,提升项目区的水质情况。截至目前,该产品不仅已运用在平湖的4个水生态修复工程,还销往了嘉兴、宁波、温州,以及省外地区。

编辑: 郁馨怡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