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浙江日报》刊发《跟着秀洲技能大师做金属热处理——流水线上,破解“金属密码”》
“我们的热处理箱式多用炉是24小时连续生产的,‘五一’期间不能停工。”4日清晨6时,记者来到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的嘉兴市易嘉机械有限公司,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热处理车间的车间主任陈运杰会合,当一天他的助理。
“热处理是做什么的呢?”见记者提出疑问,陈运杰耐心解答:“我们主要做汽车零部件以及电动工具零部件的金属热处理加工,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手段来提高这些零部件的硬度、耐磨性等性能,比如家里用的刀具就是经过热处理的。”
35年前,刚毕业的陈运杰踏入易嘉机械,面对一台台庞大的热处理炉和满车间的“金属密码”,没有科班背景的他为了胜任这份工作,啃下不少金属热处理的专业书籍。如今,他在公司里有了“热处理技能大师工作室”,还在202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尽管已是公司管理层的一员,每天检查热处理箱式多用炉等设备参数依然是陈运杰的习惯。走进热处理车间,记者明显感觉温度上升了。放眼车间内,两条半自动流水线马力全开、4个多用炉都在运转,不时还能看到炉中的火焰喷出,工人们在装有空调的操作室中远程操作。
陈运杰一边在操作室的控制屏上查看每一页参数,一边向记者解释其中的奥妙:“由于热处理多用炉24小时运行,每天检查设备尤为重要。参数如果发生变化,会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同时检查设备也能保障多用炉运转的安全性。”
来到局部感应热处理车间巡查时,记者看到零部件的放上和取下需要工人操作,但热处理是设备自动完成,过程简单。“这个你可以试试。”说着,陈运杰指导记者,用一只手把一根金属轴放入感应区,另一只手按下启动按钮,旋转、等待、加热、喷水等操作几秒钟就自动完成。
看似快速的热处理,其背后金属性能的改变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破解“金属密码”,记者跟随陈运杰走进热处理研究开发检测中心。推开门,记者仿佛走进一间小型实验室,桌面上摆放着各种检测设备,两名工作人员把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金属零部件拿到检测设备上检测。
“来试试这台。”陈运杰指着一台白色仪器对记者说,这台是硬度计,可以检测出金属的硬度值。他把一个热处理后的金属零部件竖放到硬度计的工作台上,双手旋转手轮上升,使压头和要测量的金属零部件接触,仪器上显示绿灯后,手马上放开,仪器就自动检测出硬度值。看似简单的操作,轮到记者上手时还是问题不断,不是零部件与压头对得不准,就是手轮旋转过头。“当压头快要碰到零部件时,可以放慢手轮旋转速度。”经过陈运杰指导后,记者终于成功检测出硬度值。
与硬度值检测相比,用显微镜检测金属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就更为复杂。透过放大1000倍的金相显微镜,记者看到金属表面呈现各种片状纹路,但要对照墙上贴的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级别图来判定级别,记者就力不从心了,而易嘉机械恰恰要做到将金属零部件热处理后符合客户提出的各种硬度、强度、韧性、金相组织等技术要求。
此前,陈运杰给一家客户的电动工具零部件做热处理,热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控制离技术要求相差一级。他跟团队成员花了一个多月,进行上百次工艺试验与创新,最终达到客户的技术要求。正是这份执着,让陈运杰成为公司里的技术“大拿”。
正是有了像陈运杰这样专业的技术人员,易嘉机械才能在金属热处理领域不断突破,拥有国家专利18项,服务全球500强企业超10家。他们拥有破解“金属密码”的钥匙,让冰冷的金属焕发出无限可能。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