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女性,在某些时候会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表现出突然莫名的暴躁,不想说话,容易生气;但是昨天还是暴躁的一天,而今天却变成了悲伤的一天,不自觉的情绪低落,甚至一点点小事都会悲伤地流泪。此外女性们还会抑制不住地胡思乱想,导致失眠、头痛、全身酸痛。这个时候,男朋友都会不假思索地问道“是不是要来‘大姨妈’了”,甚至还会不合时宜的关心到“要多喝热水啊”。为什么女性会出现上述症状?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陈祎旸主治医师带你了解详情。
上述种种表现,在医学上被称为“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前一至两周出现诸如身体倦怠、头痛、肌肉关节痛、乳房胀痛、腹胀、体重增加、情绪低落、烦躁易怒、食欲改变、性欲降低、睡眠障碍,月经来潮后数天内缓解。它的发生与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有关,至少七成的妇女有经前期综合征,大部分症状轻微。但约有3%-5%的妇女经前不适程度严重,尤其情绪方面:忧郁、焦虑、敏感易怒症状明显,影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工作表现。
“经前期综合征”为什么会导致情绪失控?
首先我们从女性月经周期中来解释这个问题。医学上将经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导致女性情绪失控的“罪魁祸首”就是女性的“黄体”。在卵泡正常排卵之后,剩下的卵泡组织会形成黄体,它的作用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以便为受精卵着床提供良好环境。雌激素另一个代号叫“快乐激素”,会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物质,此物质可以帮助让女性调节情绪,使心情愉悦。激素在体内达峰时就会开始排卵,排卵后雌激素水平缓慢下降,孕激素水平升高,继续维持子宫内膜厚度,而孕激素会让胸部胀痛、肠胃蠕动减慢,另外还会出现肢体水肿、体温升高的表现。
但是如果在排卵后七天左右卵子未受精及着床的话,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继续下降,脑内血清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女性开始变得烦躁易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这种由于女性体内激素周期性波动而出现的身心变化就是“经前期综合征”。
一般来说,上述所说的这些症状会随着月经的到来和结束而消失。但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则需要及时就医,查看是否存在妇科方面的问题。
哪些人群易出现“经前期综合征”?
所有生育期女性均可能出现,以25-45岁的女性尤甚。建议记录连续3个月经周期中,每天的症状和分级,排除其他生理和心理性的疾病后判断。
如何缓解经前期综合征?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钙1200毫克、维生素E400个国际单位是有益的;多摄入高纤的碳水化合物及大豆类食物,可以帮助稳定血糖和情绪,例如全麦面包、玉米、粟米、豆浆等;限制盐分摄入,以缓解水肿;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适量增加有氧运动,比如健步走、骑自行车等,建议一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频率。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主动熬夜,在睡前可做渐进式肌肉放松等。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