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嘉兴频道  正文

走读海宁共富路丨尖山这方江南小院里望山见水留乡愁

2021-12-22 11:18:0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汤水强 共享联盟海宁站 程石冰 通讯员 马耀良

开栏的话:“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共同富裕,它不只是写在纸上的“大理想”,更是百姓柴米油盐中的“小确幸”。

在海宁大地,一个又一个百姓身边的“小确幸”正上演,我们一起去聆听奋斗的故事,汲取逐梦的力量。

即日起,浙报集团嘉兴分社(红船分社、长三角分社)联合融媒共享联盟海宁站,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嘉兴频道推出“走读海宁共富路”专栏。通过记者蹲点寻访,挖掘海宁推进共同富裕的创新做法,呈现海宁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的生动实践。

  第七站,记者蹲点海宁市尖山新区(黄湾镇)。傍河而筑、粉墙黛瓦、四方小院,这是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在记忆深处,我们或多或少都闪过这样的片段:一方小院,明亮通透。日光洒照,月色入堂,风光雨雪,四时皆景。而后来,我们慢慢长大,小院成为了梦里的惦念。

  请输入图片描述

  民居应该是什么模样?乡村又应该是什么模样?答案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传统的江南民居是寄托怀乡之情的载体,它们与各地的山河田野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乡村画卷。

  如今,共同富裕的步伐加快,村容村貌提升成为重要任务。行走在尖山新区的乡村间,我们看到的是“江南民居”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看到的是诗意栖居的生活美学。

  请输入图片描述

小民居里的“小确幸”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中式风格房屋,白墙黑瓦、错落有致、独门独院……近日,记者来到海宁市尖山新区(黄湾镇)水果市场西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眼前的竟是一个农村集聚点。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是我们为搬迁村民特意打造的‘浙派民居’。”尖山新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说,“时光小院”项目,打破原有的横平竖直的新农村集聚模式,营造出了小桥流水古树的村落氛围和宜人自然的居住环境。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样式的民居建筑在乡村涌现。大部分的民居由村民自己动手,分散进行,缺少专业设计。“这就造成建筑风格不一、布局欠佳、土地浪费、功能不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风貌。”

  如何让民居更有质感?2019年起,嘉兴提出到2021年形成科学完善的农村住房设计、建设和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房设计建设示范点,合力打造红船旁以“田水树房”为特色的“江南民居”村庄典范,海宁尖山时光农房建设项目正是嘉兴21个农房落地试点村之一。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人口的集聚,怎么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其实就是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才是关键所在。”尖山新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说,尖山新区以农房搬迁集聚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建设高品质具有山水黄湾风貌、江南水乡特色的浙派民居。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专业设计师来操刀。“每户都有单独的院子和露台,能给住户提供休闲空间,同时也为他们预留出二次设计的空间。”浙江华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尖山新区项目驻镇规划师李海斌说,该项目在布局设计中还融入了尖山新区的山水特点,将在房屋之间打造了一条贯穿小区的景观水带,居民在高处还能远眺山景,既望得见山,又看得见水。

  “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花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每年花树开花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的酒菜,开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这是作家冯唐在《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中的一段话。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时光小院”,这段描述变成了现实。“前面那一小间我们老夫妻住,楼底进出方便,楼上三个房间,两个女儿来都可以住了。”说起在“时光小院”的新家,黄湾村村民吴永维笑容都藏不住。吴永维今年73岁,家里的房屋翻新过5、6回,之前住的是90年代造的2层楼房。

  请输入图片描述

  “时光小院”规划户数为261套,目前一期的121户已经全部建成,总投资1.2亿元。与其他结构单一的集聚农房不同,“时光小院”还引入专业的物业,在小区内部打造一个完整的商业服务体系,如理发店、超市、小型农贸市场等,真正实现入住农户生活品质的提升。

  请输入图片描述

  除了宜居宜养的生活环境,“时光小院”还将打造成为海宁乡村未来社区模板。在小区门口,一幢综合体格外显眼。这是集亲子教育、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主要服务儿童、长者和妇女三大社区主要活动群体,小区居民交流、融入和适应的基础单元。“未来业主们可以在这里互相交流,向社区荐言献策,睦邻客厅也整合社区、物业和志愿者等资源,按需为业主提供各类服务。”

全镇域的“获得感”

  不惜重金,不将就品质,这是尖山新区对人居环境的较真。

  陈杰 摄

  漫步在鼠尾山上,放眼望去,绿洲湖心、滨水长廊,显得错落有致,别有意趣。如果时间拨回到20年前,这座占地14.5万㎡的公园,曾经是一片废弃矿山。

  “因为它的山体形状像一条老鼠尾巴,并且拖在钱塘江中而得名鼠尾山。”尖山新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说,2007年,尖山新区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了一座休闲娱乐公园。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公园不远处的尖山围垦展示馆,也是改造而来,它的前身是废弃的围垦办公室。走进展示馆,就仿佛走进了尖山发展的时光记忆。一张张历史老照片,一个个详细的城市规划,展示馆承担了“讲述历史、展望未来”的任务。

  如今的尖山新区是一座精细打磨的生态宜居之城。治江路、潮起路沿线完成立面改造,先后建成健康主题公园、漫步道、骑行道等景观绿道,形成了一条串珠成链的美丽生态绿道,打造出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优美环境。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还请来专业整治力量和驻镇规划师,突出山水特色、水果文化。”尖山新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说,四条街区正谱写“四季之歌”。面貌较差的凤凰山路以“春花迷人”的要求,再现“凤凰山下雨初晴”的美景;登峰路贯以“夏果诱人”的理念,实现了“登峰途里说丰年”;昌盛路以“秋色醉人”基调,注重细节打造,展现“秋水漾漾倚昌盛”;育才路打造餐饮一条街,呈现“冬味暖人”新气象。

  从镇区前往乡村,我们驶过了工业园区的“机声隆隆”,城镇生活区的“车水马龙”,迎面遇到的是美丽乡村的“醇美从容”。

  陆正明 摄

  手边是茶,眼前是山,耳畔是鸟鸣……这是余姚人张丹丹最为平常的午后时光。坐落于大尖山山脚的阮家场34组,一家家民房装修改造成民宿,别具特色。“初识尖山是开办企业,爱上尖山是因这乡村美景。”张丹丹在这里经营着一家民宿,客人来自全国各地。

  阡陌交错间,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民居点缀其中,一片田园风光。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尖山村形成了小民宿群,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环环相扣的良性利益共同体。

  俞志敏 摄

  再往东走。在钱江村冷冰坞,依托果树遍地,果香绕谷的清幽环境,打造了“慢谷钱江”乡村旅游品牌。道路整修一新,农房立面全部改造,建起了生态车位,引入了民宿、农家乐,植入了“慢行”旅游标识系统,形成了一个集原生态养生游、水果采摘游、休闲观光游相融合,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休闲“慢谷”。

  “在橘林间,一边采摘,一边品尝,偶尔抬头望望青山,十分惬意。”每年橘子采摘季,天南海北的游客在橘园里穿梭,一阵阵欢声笑语漫溢田野……

  请输入图片描述

  好生态孕育出好果实。四月樱桃,五月枇杷,六月杨梅,七月桃子,八月火龙果,九月葡萄与提子,十月至十一月是橘子……水果产业是黄湾农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一直以来,黄湾水果以品种多、产量大,成为闻名浙北的水果之乡。

  金国华 摄

  作为海宁农业经济开发区“1+2”布局模式的核心区域,尖山新区(黄湾镇)规划的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42.26平方公里,形成汇聚现代农业核心区、粮经共作示范区、休闲农业体验区、森林生态度假区、果园飘香景观带的“一核三区一带”总体架构。

  品质还体现在细微处。按照五星级标准,尖山新区打造了一批看得见风景的旅游厕所,“尖山后舍”“黄山云涧”“闸口旅厕”……穿梭于乡村田园,随处可见更加完善的旅游标识系统,各村景区村庄的创建擦亮了整体乡村旅游的品质。

  请输入图片描述

  小到一个个民居,大到全镇范围,尖山新区正在高标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全域美丽未来新城”。

  站在鼠尾山上,远远望去,“时光小院”里的上百栋民居,靠山临水,灰白的主色调与山水大地呼应,凝聚着这座村庄的记忆,形成了一种悦目的和谐。偶尔抬头,透过四方的小院,定也有人能收获瞬间的感动。

  这是一颗共同富裕的种子,这颗种子带着生发的力量,引导村民向上伸展,去触摸一种新的生活。


编辑: 王雨红
友情链接
中国嘉兴 南湖新闻网 秀洲新闻网 平湖网 桐乡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 海盐新闻网 爱海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