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二十年前就发现腿上有青筋,不疼不痒,就没有管它。最近半年整个小腿都黑了、烂了,看了好几家医院的皮肤科,才知道是静脉曲张导致的……现在还能治吗?”静脉曲张不是急症,也不是大病,却是一出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等你发现皮肤发黑、溃烂、血栓、大出血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腿上的“小蚯蚓”到底是什么来头。简单说,下肢静脉曲张就是下肢浅表静脉的“阀门”坏了,或者下肢回血的通路堵了,血液回流不通畅,甚至往下漏,越积越多,血管像吹气球一样被撑得又弯又鼓。
这个病的发展过程很隐蔽
C0基本正常。
C1下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纹。
C2明显曲张的静脉团,典型的“小蚯蚓”登场。
C3小腿水肿,多在小腿中下段,按压可凹陷。
C4皮肤色素沉着、湿疹、变硬。
C5愈合性溃疡。
C6活动性溃疡,俗称“老烂腿”。
高危人群
易患静脉曲张的人群包括农民、厨师、教师等需长期站立或久坐的职业者,以及孕妇等;此外,有家族遗传、肥胖、便秘或需频繁负重深蹲等情况,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四大误区
误区1
不痛不痒=没有问题
真相:静脉血管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即使撑爆了也不会痛,可能悄然出现炎症、形成血栓,或产生溃疡。
误区2
抹药、穿袜就能好
真相:外用药只能缓解瘙痒;弹力袜只能控制病情发展,无法让已经曲张的血管缩回去。
误区3
手术要把血管“抽”出来,很恐怖
真相:那是20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的手术只需要5毫米的小切口,采用激光、射频或硬化剂等微创方法,全程1小时左右,当天就能下床,第二天可以正常散步。
误区4
等溃烂了再手术也不迟
真相:溃烂期手术难度翻倍、伤口感染率翻倍,而且皮肤色素沉着、脂质硬化即使在术后也很难逆转。
什么时候必须来看医生
1. 青筋凸起≥3 mm,或踝部水肿傍晚加重。
2. 皮肤颜色变深、瘙痒、湿疹。
3. 曲张的血管团内摸到硬结、红肿、有压痛(提示血栓)。
4. 突发曲张处破裂出血(警惕夜间无痛性大出血,可能致命)。